今天请分享《增广贤文》之九:“鹬蚌相持,渔翁得利。”“鹬”为嘴细长的水鸟。这句贤文来自《战国策》,说的是:一只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都不相让。渔翁来后把两个都捉住了。这句贤文的意思是:鹬与蚌相持不让,被渔翁从中得利。这句贤文启迪我们要顾全大局、深明大义、善识时务。哲学规律告诉我,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真理向前迈出一步就有可能成为谬误。实践证明,我们早已形成的共识“天下乌鸦一般黑”的结论是错误的,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灰色的乌鸦,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由于每个人受学识、见识、阅历所限,在认识上都会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因此,在处理问题时不要太固执,应当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否则就会像鹬和蚌一样互不相让,两败俱伤。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值得借鉴。战国时期,赵国准备攻打燕国,燕王派苏代去赵国游说赵王不要与燕国交战,苏代讲述了“鹬蚌相持,渔翁得利”的故事。意思是如果燕赵发生战争,秦国就像渔翁那样轻易吞并燕赵。结果说服了赵王,制止了这场一触即发的战争。伊拉克和伊朗两个石油大国就没有赵国和燕国那么幸运,两个国家互不相让,两伊战争打了八年,结果让美国人从中渔利。国家是这样,企业和个人也是这样,都应当从这句贤文中接受教训,汲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