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局宣传科牛科长和水泥厂马厂长既是同乡,又是同学,除了工作上的接触外,私下也常有交往。有牛科长的关照,有关马厂长和水泥厂的报道常见诸于报刊。而牛科长到水泥厂弄点水泥什么的,马厂长也在价格上给予优惠。
吃过晚饭,牛科长闷闷不乐地呆在屋里,连电视也懒得开。几个月前,他因修建房子,跟马厂长要了10吨比出厂价还便宜的水泥。不想,水泥尚未用完,廉政之风就刮过来了。身为宣传科科长,他自然要在廉政二字上作些文章。可自己……想到这里,他不无遗憾地摇了摇头。
“砰、砰、砰。”有人敲门。
牛科长打开了门。
啊,是马厂长。牛科长赶紧把他迎进屋,招呼他坐下了。
“咦,你脸色不大好,是不是……”寒喧几句,马厂长便晓得了牛科长的心思。“我说大科长呀,过去的那些事,天长地久的就算了,发票上既没填你的名,也没写你的姓,顾虑啥?”
牛科长松了一口气。
“只是,不久前你要的那10吨……”
“那10吨的差价款,我付。”不待马厂长说完,牛科长就迫不及待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其实,10吨水泥的差价,充其量才五六百元钱,有它不富,没它正好可以表明自己的清白,他何乐而不为呢?
“怎么好要你掏钱呢?”马厂长朝牛科长的身边靠了靠,“实话告诉你吧,那10吨水泥的差价款,我已付了。”
“你付了?”牛科长颇感奇怪。寻常,马厂长掏自己钱包可不是这么大方的呀。
“那10吨水泥早记在我的名下了,差价款当然得由我来付。”马厂长笑呵呵地说道。
“我要的水泥怎记到你的名下?”牛科长口里没说,心中却布满了疑窦。仔细一想,他不由对马厂长的所作所为佩服得五体投地。别小看这10吨水泥呀,差价款由他付,还是由马厂长付,毕竟是有差别的。假如把廉政建设当做一盘棋,领导带头补差价款,可是非同寻常的一着!
“你也不先跟我说一声,就偷偷替我把差价款付了,真是!”牛科长嗔怪道,从口袋里翻出6张大钞票,“自家人也不见外,既然你代我把钱付了,我还你钱就是了。”
“瞧你,把我当做什么人了?”马厂长哈哈大笑道:“你以为我今天找上门来,是向你讨钱呀?算了,算了,不就是五六百元钱吗?”
“这怎么行?要你替我掏钱包。”牛科长递钱的手僵住了,伸也不是,缩也不是,很是尴尬。
“自家人,还不快把钱收回来?”马厂长说着,硬是把牛科长的手推了回去,“这些年,常烦劳你的笔杆子。常言说得好,三分事实,七分加工,我和我们厂能有今天,有你的一份功劳哪。”
“哪里,哪里……”牛科长谦让道,心里甜滋滋的。
“日后,还要你这抓笔的多费苦心啊。”马厂长意味深长地看了牛科长一眼,继续往下说:“眼下,廉政风已经刮起来了,而我们厂这方面的工作才开了个头,眼看下月就要……”
“你的意思是……”
心有灵犀的牛科长被马厂长一点就通。送走了马厂长,他风风火火地回到了书房。当天晚上,一篇题为《廉政建设的好带头人》的小通讯,就跃然纸上了。
“通讯稿明天一早得送市日报编辑部。”躺下床了,牛科长的眼睛依然睁着,“凭着和编辑部朱主任的交情,稿件5天内见报是完全没问题的。误不了事,水泥厂领导班子的改选,下月中旬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