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山,位于江苏省常熟市,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名山,它不仅是自然景观的瑰宝,更是人文历史的见证者,游虞山,不仅是一次身体的远足,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本文将详细记述我游虞山的经历,从山脚的起始到登顶的壮阔,再到下山时的感悟,希望能让读者感受到虞山的魅力。
一、山脚起始:初识虞山
清晨,我乘车抵达虞山脚下,远远望去,虞山并不高耸,却有一种沉稳的气质,仿佛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地伫立在那里,等待游人的探访,山脚下有一座古朴的石牌坊,上书“虞山胜境”四个大字,笔力遒劲,透露出浓厚的历史气息。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葱郁的树林,初秋时节,树叶尚未完全变黄,但已能感受到一丝凉意,沿着石板路前行,两旁是茂密的竹林,微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虞山的故事,路上偶遇几位晨练的老人,他们步伐稳健,神情悠然,显然早已与这座山融为一体。
二、登山途中:探访古迹
虞山虽不高,但沿途的景点却极为丰富,我首先来到了“言子墓”,言子,即言偃,是孔子的弟子,被誉为“南方夫子”,他的墓地位于虞山东麓,墓前石碑上刻有“先贤言子之墓”几个大字,庄严肃穆,站在墓前,我不禁感慨,两千多年前的圣贤,其精神依然在此地流传。
继续向上攀登,便到了“兴福寺”,这是一座始建于南朝的古老寺庙,历经千年风雨,依然香火旺盛,寺内古木参天,殿宇巍峨,尤其是大雄宝殿前的银杏树,据说已有千年树龄,每到深秋,金黄的落叶铺满地面,美不胜收,我在寺内稍作停留,听着僧人的诵经声,内心渐渐平静下来。
离开兴福寺,山路逐渐变得陡峭,我沿着石阶一步步向上,汗水渐渐浸湿了衣衫,但眼前的景色却让我忘记了疲惫,半山腰处有一处观景台,站在这里俯瞰,常熟城尽收眼底,远处的湖泊如镜,近处的房屋错落有致,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三、登顶远眺:壮阔山河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攀登,我终于抵达了虞山的最高峰——锦峰,站在山顶,视野豁然开朗,向东望去,长江如一条银带,蜿蜒流淌;向西远眺,太湖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此时正值午后,阳光洒在山间,云层低垂,仿佛触手可及。
山顶有一座小亭,名为“望江亭”,是游人休憩的好地方,我坐在亭中,感受着山风的吹拂,思绪也随之飘远,虞山虽不如五岳那般雄伟,但它承载的历史与文化却丝毫不逊色,从春秋时期的言子,到明清时期的文人墨客,无数先贤曾在此留下足迹,他们的故事,与这座山融为一体,成为永恒的记忆。
四、下山归途:感悟与思考
下山时,我选择了另一条小路,沿途经过几处幽静的溪流和石桥,溪水清澈见底,偶尔有几片落叶随波逐流,显得格外宁静,这条路人迹罕至,但风景却更加原始自然,我不禁想到,人生亦如登山,有时需要勇往直前,有时则需要放慢脚步,细细品味沿途的风景。
回到山脚时,已是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虞山上,为整座山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回望这座陪伴了我一整天的山,心中充满感激,它不仅让我领略了自然的壮美,更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远。
五、虞山之游的意义
游虞山,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旅程,我看到了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也体会到了内心的宁静与豁达,虞山虽小,却蕴含着无穷的智慧与力量。
如果有机会,我愿再次登临虞山,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心境下,重新感受它的魅力,因为每一次的攀登,都会带来不同的感悟;每一次的回望,都会发现新的风景。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105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05-26im
2025-05-26im
2025-05-26im
2025-05-26im
2025-05-26im
2025-05-26im
2025-05-26im
2025-05-26im
2025-05-26im
2025-05-26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4-01-24im
2023-05-25im
2023-05-26im
2023-06-13im
2025-04-18im
2023-05-26im
2023-05-25im
2025-04-18im
2023-05-25im
2025-04-17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