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近求远"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意思是放弃近处的便利,反而去追求远处的困难,形容做事方法不切实际,徒增麻烦,在汉语中,类似的成语还有很多,它们或表达同样的意思,或从不同角度阐述类似的道理,本文将列举并解析这些成语,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 一、与"舍近求远"意思相近的成语 解释: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方法完全错误,不可能达到目的。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例句:不努力学习却指望考试高分,简直是缘木求鱼。 解释:本来要往南走,却驾车往北,比喻行动与目标完全相反。 出处:《战国策·魏策四》:"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 例句:他一边说要减肥,一边又大吃大喝,这不是南辕北辙吗? 解释:向盲人问路,比喻向不懂的人请教,毫无用处。 出处:唐·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 例句:你问一个不懂电脑的人怎么修电脑,这不是问道于盲吗? 解释:在船上刻记号找掉落的剑,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出处:《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例句:时代变了,你还用老方法解决问题,无异于刻舟求剑。 解释:抱着柴火去灭火,比喻方法错误,反而使问题更严重。 出处:《史记·魏世家》:"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例句:靠借钱还债,就像抱薪救火,债务只会越滚越大。 二、其他与"舍近求远"相关的成语 解释:画蛇时多画了脚,比喻多此一举,反而坏事。 出处:《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例句:这篇文章已经很完整了,你再加一段反而画蛇添足。 解释:削掉脚去适应鞋子,比喻不合理地迁就现成条件,反而损害根本。 出处:《淮南子·说林训》:"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例句:为了迎合市场而放弃自己的特色,无异于削足适履。 解释:舀起开水再倒回去想止住沸腾,比喻方法不彻底,不能解决问题。 出处:《后汉书·董卓传》:"扬汤止沸,不如去薪。" 例句:光靠罚款治理污染,不过是扬汤止沸,治标不治本。 解释:喝毒酒解渴,比喻用有害的办法解决眼前困难而不顾后果。 出处:《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例句:借高利贷还债,无异于饮鸩止渴。 解释:杀掉鸡取出蛋,比喻贪图眼前利益而损害长远利益。 出处:伊索寓言《生金蛋的鸡》。 例句:过度开采资源,就是杀鸡取卵,最终会自食恶果。 三、如何避免"舍近求远"的思维误区? 1、明确目标:做事前先想清楚目标,避免盲目行动。 2、选择合适的方法:不要因为习惯或偏见而拒绝更高效的方案。 3、善于借力:利用现有资源,而不是一味追求新方法。 4、避免固执己见:学会变通,适应变化。 "舍近求远"及其类似的成语都提醒我们,做事要讲究方法,避免徒劳无功甚至适得其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理性思考,选择最优路径,而不是盲目追求复杂或遥远的目标,希望本文列举的这些成语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汉语的智慧,并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1. 缘木求鱼
**2. 南辕北辙
**3. 问道于盲
**4. 刻舟求剑
**5. 抱薪救火
**6. 画蛇添足
**7. 削足适履
**8. 扬汤止沸
**9. 饮鸩止渴
**10. 杀鸡取卵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1630.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