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国自有疆"这一典故出自《左传·昭公元年》,原文为:"列国自有疆,吾何敢废先君之职?"这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韩宣子在面对郑国使者时所说的一句话,这句话的背景是当时晋国作为霸主,试图干涉郑国内政,而郑国则以"列国自有疆"为由,委婉地表达了各诸侯国应当各自守其疆界、互不干涉内政的主张。
从字面意思来看,"列"指众多、各别;"国"指诸侯国;"自"表示本身、各自;"有"为拥有;"疆"即疆界、领土,整句话直译为"各诸侯国自有其疆界",引申义为各国应当尊重彼此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这一理念在春秋战国时期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国际关系的基本认识。
在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国林立,大国争霸,小国求存,在这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列国自有疆"不仅是一种现实描述,更成为一种外交原则和治国理念,它反映了当时有识之士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朴素认识,也体现了对国际秩序的一种期待——尽管这种秩序在当时常常被强权政治所打破。
二、"列国自有疆"的正确读音
对于"列国自有疆"这句话的正确读音,我们需要逐字分析:
1、"列"读作"liè",第四声,意为众多、排列。《广韵》注音为"力制切"。
2、"国"读作"guó",第二声,古代与"或"、"域"同源,表示疆域、国家。《广韵》注音为"古或切"。
3、"自"读作"zì",第四声,表示本身、从。《广韵》注音为"疾二切"。
4、"有"读作"yǒu",第三声,表示拥有、存在。《广韵》注音为"云久切"。
5、"疆"读作"jiāng",第一声,指边界、界限。《广韵》注音为"居良切"。
在朗读时需要注意,"列国"二字连读时,"列"的尾音"e"与"国"的声母"g"之间应有轻微停顿,避免连读成"lièguó"而影响清晰度。"自有疆"三字中,"自"与"有"都是仄声(四声与三声),而"疆"为平声(一声),朗读时应体现出这种平仄变化,使语句富有节奏感。
常见的误读包括将"疆"误读为第二声"jiáng",或将"列"误读为第三声"liě",这些错误多源于方言影响或对古汉语声调演变的不熟悉,值得注意的是,在古代汉语中,"疆"与"强"、"疆"与"界"常通用,但读音仍需遵循"居良切"的标准。
三、"列国自有疆"的历史文化内涵
"列国自有疆"作为春秋时期的重要政治理念,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体现了周代分封制度下的国际秩序观,在周王室权威尚存时期,各诸侯国的疆界由周天子册封确定,理论上不可随意变更,即使到了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这种对疆界尊重的观念仍然存在于各国外交辞令中。
这句话反映了春秋时期"礼"的思想,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在春秋外交中,"礼"表现为对他国主权的尊重。"列国自有疆"正是这种"礼"的精神在国际关系中的体现,即使强大如晋国,也不应无故侵犯他国疆界。
从更深层次看,"列国自有疆"还包含了中国古代"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论语》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各诸侯国保持自身疆界与特色,同时又在一定秩序下和平共处,这正是"和而不同"理念在地缘政治中的体现。
这一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汉代董仲舒提出"大一统"理论时,仍强调对周边民族政权自主性的尊重;明清朝代的"朝贡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列国自有疆"的精神,即在承认中国中心地位的同时,尊重周边国家的相对独立性。
四、"列国自有疆"的现代价值与启示
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列国自有疆"的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强调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与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高度契合。《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了国家主权平等、领土完整和不干涉内政等原则,这与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人提出的"列国自有疆"理念遥相呼应。
这一思想对处理当代国际争端具有参考价值,在南海问题、边界纠纷等复杂国际事务中,尊重历史形成的疆界、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正是"列国自有疆"理念的现代表述,中国古代还有"划疆分理"、"和亲止战"等处理边界争端的智慧,都值得今天借鉴。
"列国自有疆"所体现的相互尊重精神,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了思想资源,当今世界,各国大小、强弱、贫富不同,但都应相互尊重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强调合作共赢,也尊重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这与"列国自有疆"的精神一脉相承。
这句话也启示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解决当代问题的智慧,如"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等思想,都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提供了中国方案,在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抬头的今天,重温"列国自有疆"的古老智慧,或许能为国际社会提供新的思路。
五、结语
"列国自有疆"这一源自《左传》的古老格言,不仅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准确的读音要求,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当代价值,从正确读法到深入理解,从历史考察到现代诠释,这一简短语句穿越两千余年,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思潮并存的今天,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我们更应当珍视和发掘中国传统政治智慧中的精华部分。"列国自有疆"所体现的对国家主权的尊重、对和平共处的追求、对多样性的包容,都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正确理解和传承这一思想,对于增强文化自信、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促进世界和平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2601.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4-02-10im
2025-04-22im
2025-04-22im
2025-04-29im
2025-04-28im
2025-04-21im
2025-04-19im
2025-04-28im
2025-02-09im
2024-02-10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