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西北的广袤大地上,贺兰山如同一道巍峨的屏障,横亘于宁夏与内蒙古之间,它不仅是地理上的分界线,更是历史的见证者、文化的承载者,自古以来,贺兰山以其雄浑壮美的姿态,激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诗情,成为边塞诗、军旅诗、山水诗的重要意象,究竟是什么诗,能够真正诠释贺兰山的灵魂?是豪迈的边塞战歌,还是苍凉的戍卒悲吟?是壮丽的自然颂歌,还是深沉的民族史诗?让我们走进贺兰山的诗韵世界,探寻这座山脉在文学长河中的不朽回响。

一、贺兰山:地理与历史的双重坐标
贺兰山,蒙古语意为“骏马”,因其山势如奔腾的烈马而得名,它南北绵延约200公里,最高峰海拔3556米,是宁夏平原的天然屏障,阻挡了腾格里沙漠的东侵,孕育了“塞上江南”的富庶,历史上,贺兰山是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交锋的前线,匈奴、鲜卑、突厥、党项、蒙古等民族曾在此驰骋征战,留下了无数金戈铁马的传说。
正因如此,贺兰山在诗歌中往往被赋予双重意象:它是壮丽的自然奇观,象征着坚韧与永恒;它是战争的象征,承载着戍边将士的豪情与悲怆,这种矛盾而统一的特质,使得贺兰山的诗歌既有雄浑激昂的壮美,又有深沉苍凉的哀婉。
二、边塞诗中的贺兰山:金戈铁马与壮志豪情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边塞诗是最能体现贺兰山雄浑气魄的题材,唐代是边塞诗的黄金时代,许多诗人或亲历边关,或遥想塞外,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王维的《使至塞上》虽未直接提及贺兰山,但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与贺兰山下的苍茫景象高度契合。
而真正让贺兰山名扬诗坛的,是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
>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这首诗虽未明写贺兰山,但其描绘的塞外风雪夜战的场景,正是贺兰山一带的真实写照,诗中“大雪满弓刀”一句,既展现了边关的苦寒,又凸显了将士的英勇,成为边塞诗的经典意象。
宋代以后,贺兰山在诗歌中的形象更加鲜明,岳飞《满江红》中的“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将贺兰山塑造成抗击外敌、收复河山的象征,尽管有学者考证岳飞所指的“贺兰山”可能并非宁夏贺兰山,而是河北的某座山丘,但这一诗句的豪迈气概,仍使贺兰山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
三、军旅诗中的贺兰山:征人泪与家国恨
如果说边塞诗展现了贺兰山的壮美与豪情,那么军旅诗则更多地流露出戍边将士的悲凉与无奈,唐代诗人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写道:
>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贺兰山下的征人,望着如霜的月色,听着凄凉的笛声,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这种情感在历代军旅诗中反复出现,如明代诗人王越的《贺兰山后大捷》:
> 贺兰山后虏尘空,白草黄沙夕照红。
> 战士解鞍休战马,野人犹说旧时功。
胜利的喜悦背后,是无数战士的鲜血与生命,贺兰山不仅是胜利的象征,也是无数征人埋骨他乡的见证。
四、山水诗中的贺兰山:雄奇与灵秀的交融
除了军事与历史的厚重,贺兰山在诗歌中也被赋予自然山水的灵秀之美,清代诗人黄庭的《贺兰晴雪》写道:
> 贺兰西望矗长空,天界华夷势更雄。
> 岩际云开青益显,峰头寒重雪难融。
这首诗描绘了贺兰山雪后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其作为自然奇观的魅力,贺兰山下的西夏王陵、岩画、古长城等遗迹,也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如现代诗人昌耀在《贺兰山阙》中写道:
> 贺兰山阙,风雕的城堞,
> 是谁的箭囊悬在历史的腰间?
这些诗句不仅赞美了贺兰山的自然风光,更赋予了它深厚的人文内涵。
五、现代诗歌中的贺兰山:民族记忆与文化传承
进入现当代,贺兰山在诗歌中的意象更加多元化,它不仅是历史的回响,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诗人雷抒雁在《贺兰山》中写道:
> 贺兰山,我的父亲山,
> 你青铜的脊梁,
> 挑着太阳和月亮。
这种拟人化的描写,将贺兰山塑造成一个坚韧、沉默的父辈形象,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贺兰山也成为生态诗歌的重要主题,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许多诗人开始关注贺兰山的生态保护,如诗人杨炼的《贺兰山下的绿洲》:
> 贺兰山下,绿洲如泪,
> 是沙漠最后的温柔。
这些诗歌不仅赞美了贺兰山的自然之美,也呼吁人们珍惜这片土地,守护它的未来。
六、贺兰山诗韵的永恒魅力
从古至今,贺兰山在诗歌中呈现出多重面貌:它是边关的烽火台,是征人的思乡地,是自然的奇观,也是民族的象征,无论是“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豪迈,还是“一夜征人尽望乡”的哀婉,贺兰山的诗韵始终在历史的长河中回荡。
究竟什么诗能够真正代表贺兰山?或许答案并不唯一,贺兰山的诗歌,是战歌,是悲歌,是颂歌,也是史诗,它的魅力,正在于这种多元而深邃的表达,当我们站在贺兰山下,仰望它的巍峨,聆听风的呼啸,或许能感受到千年来诗人们在此留下的永恒回响。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3294.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