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梗概

作者:im 时间:2025年05月03日 阅读:43 评论:0

神秘邀请:民俗学教授林默收到一封匿名信,邀请他前往传说中的朱砂亭调查一桩三十年前的悬案,信中附有只有内部人员才知道的细节。

故事梗概

诡异村庄:林默抵达朱家村后,发现村民对朱砂亭讳莫如深,整个村庄笼罩在一种诡异的氛围中,而村中老人朱大爷似乎知道些什么却不愿多说。

亭中秘密:林默在朱砂亭内发现暗格和一本残破的日记,记载着三十年前朱家少爷朱文轩与戏班名角白小楼的禁忌之恋,以及随之而来的悲剧。

血色警告:当夜林默遭遇神秘人袭击,发现朱砂亭的柱子上渗出鲜血般的红色液体,同时收到"离开否则死"的警告纸条。

真相浮现:林默从朱大爷处得知更多往事,发现朱砂亭的诅咒与当年的私刑有关,而他自己似乎与这段历史有着不为人知的联系。

本次写作重点围绕林默初到朱家村的经历,以及他在朱砂亭发现的神秘日记,逐步揭开三十年前那场悲剧的序幕,同时铺垫后续的悬疑发展。

《朱砂亭:血色诅咒的百年秘密》

第一章:神秘来信

林默将车停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时,夕阳已经将整个朱家村染成了血色,他掏出那封匿名信又看了一遍,泛黄的纸页上只有寥寥数语:

"林教授,若想查明三十年前朱砂亭命案真相,请于本月十五日前来,知情人。"

信纸右下角画着一个简陋的亭子图案,檐角上翘,正是地方志中记载的朱砂亭样式,作为民俗学教授,林默对这座传说中的亭子早有耳闻——始建于明末,因使用特殊朱砂颜料绘制亭内壁画而得名,更因民国时期一连串离奇命案而成为当地禁忌。

"应该就是这里了。"林默收起信件,环顾四周,朱家村比他想象中还要破败,青石板路缝隙间杂草丛生,几栋老屋的瓦片残缺不全,最奇怪的是,此刻正是晚饭时间,整个村子却静得出奇,连一声狗吠都听不见。

背包里的录音笔和相机突然变得沉重起来,三天前收到这封信时,他本以为是某个学生的恶作剧,直到在图书馆古籍部发现一份1989年的旧报纸,上面刊登了一则关于朱家村"朱砂亭再现血案"的简讯,才决定前来一探究竟。

"请问,朱砂亭怎么走?"林默拦住一个背着柴火的老农。

老农浑浊的眼睛突然睁大,柴火"哗啦"一声掉在地上。"外乡人,莫打听那个地方!"他操着浓重的口音,连连摆手,"天快黑了,赶紧离开吧!"

林默还想追问,老农却像见了鬼似的匆匆离去,连柴火都不要了,这反应更加印证了他的猜测——朱砂亭确实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第二章:血色黄昏

按照地方志的记载,朱砂亭应该位于村子西侧的山坡上,林默沿着泥泞小路前行,越走越觉得不对劲,路两旁的树木逐渐变得扭曲怪异,树皮上布满暗红色的纹路,像是干涸的血迹。

转过一个弯,那座传说中的亭子突然出现在眼前。

朱砂亭比想象中要小,八角飞檐,红漆剥落,却依然能看出当年的精致,最引人注目的是亭内八根立柱,每根柱子上都用朱砂绘制着不同的图案——有腾云驾雾的龙,展翅欲飞的凤,还有各种林默从未见过的诡异符号。

"这就是让整个村子谈之色变的朱砂亭?"林默轻声自语,伸手触摸柱子上的纹路,指尖传来异样的触感,不是颜料的粗糙,而是某种更为细腻的质地,仿佛能感受到颜料中混合了其他物质。

夕阳的最后一缕光线透过亭子的雕花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林默突然注意到,亭子正中央的地砖上有一个不易察觉的凹陷,他蹲下身,用手指轻轻敲击——空心声。

"果然有机关。"

经过几分钟的摸索,林默找到了隐藏在浮雕花瓣中的按钮,随着"咔嗒"一声轻响,地砖弹起,露出一个暗格,里面放着一本残破的线装书,封面上用毛笔写着"朱文轩日记"四个字。

"朱文轩?"林默皱眉思索,这个名字似乎在哪里见过,翻开第一页,泛黄的纸页上是一行工整的小楷:

"民国十八年五月初七,今日初见白小楼,惊为天人。"

林默的心跳突然加速,白小楼——这正是三十年前那桩命案中死者的名字!据旧报纸记载,白小楼是当时红极一时的戏班名角,在朱砂亭演出后离奇死亡,尸体被发现时全身血液几乎流干,而亭子里的朱砂壁画却异常鲜艳。

他迫不及待地继续往下读:

"小楼今日演《牡丹亭》,饰杜丽娘,其眼波流转,顾盼生辉,竟使满座宾客皆忘饮茶,散场后,我邀其至朱砂亭小叙,亭中月色如水,小楼言此亭构造奇特,八根立柱暗合八卦,朱砂中混有秘药,可保壁画百年不褪..."

日记的下一页被撕掉了,再往后翻,字迹变得潦草:

"六月十五,父亲发现了我与小楼之事,勃然大怒,言戏子卑贱,岂可玷污朱家门楣?我据理力争,父亲竟命人将小楼囚于柴房..."

林默的手指微微发抖,他隐约猜到了后面的发展——一段不被世俗接受的爱情,一场家族荣誉与个人幸福的冲突,最终演变成悲剧。

翻到最后一页,只有一行触目惊心的血字:

"他们杀了小楼!我要让他们血债血偿!"

第三章:夜半惊魂

林默合上日记,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他打开手电筒,发现暗格底部还有一张泛黄的照片——两个年轻男子站在朱砂亭前,一人着长衫,面容清秀;另一人着戏服,眉目如画,照片背面写着"文轩与小楼,1929年夏"。

"原来是这样..."林默喃喃自语,他将日记和照片小心收好,正准备离开,突然听到亭外传来"沙沙"的脚步声。

"谁?"林默猛地转身,手电筒的光柱扫过亭外的灌木丛,没有人应答,但脚步声却越来越近。

一阵冷风吹过,林默突然发现柱子上的朱砂图案在黑暗中泛着微弱的红光,如同有了生命般缓缓流动,最诡异的是,那些图案正在变化——龙的眼睛睁开了,凤的翅膀展开了,而那些古怪的符号则组成了一个扭曲的人形。

"这不可能..."林默后退一步,后背抵上了亭柱,就在这时,他感到一股温热的液体顺着脖子流下,用手一摸——满手鲜红!

抬头望去,亭子的横梁上正渗出红色的液体,滴滴答答落在地上,那不是颜料,而是散发着铁锈味的、真正的血液!

"离开这里。"一个沙哑的声音突然在林默耳边响起,"否则下一个死的就是你。"

林默转身就跑,却在亭子出口处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他跌倒在地,手电筒滚出老远,借着微弱的光线,他看到地上躺着一张纸条,上面用血写着:

"三十年了,血债该还了。"

当林默跌跌撞撞跑回村子时,发现所有人家都门窗紧闭,只有村口的小旅馆还亮着灯,门口站着那位白天见过的老农。

"你...去过朱砂亭了?"老农的声音发抖。

林默点点头,发现自己的衣服上沾满了暗红色的痕迹。

老农长叹一声:"造孽啊...三十年前那场大火没烧干净的冤魂,又回来讨债了。"

"什么大火?什么冤魂?"林默追问。

"进来说吧。"老农推开旅馆的门,"我是这儿的老板,姓朱,三十年前死的那个人...是我堂兄。"

(未完待续)

接下来故事可能会沿着这些方向发展

特殊体质:林默对朱砂亭柱子上的颜料有异常反应,暗示他可能与这段历史有某种血脉联系。

未解之谜:朱大爷提到"三十年前那场大火",为后续揭露朱家曾试图烧毁朱砂亭掩盖真相埋下伏笔。

神秘力量:朱砂亭壁画在黑暗中发光变形的诡异现象,暗示亭子本身可能具有某种超自然力量。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374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