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间传说

带鹭的诗句

作者:im 时间:2023年05月29日 阅读:92 评论:0

  

带鹭的诗句

带鹭的诗句

  鸟类是自然界中最令人着迷,最有生命力的生命形式之一。在许多文献中,我们可以找到喜鹊、乌鸦、知更鸟等鸟类的描写,而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鹭鸟也被众多诗人所钟爱。本文将会介绍一些带鹭的诗句,让大家感受古代诗人们对这种神奇生物的情感表达。

  

1. 赤壁怀古

  在《赤壁怀古》一诗中,苏轼描述了当时荆襄地区壮观的风景,其中也提到了鹭鸟:

  

  1. 谈笑无凭声渐悄,
    尽日还来凌碧潮。
    暝笳惊起满江红,
    飞流直下三千尺。
  2. 短篱冈外野径斜,
    落照孤鸿影渐赊。
    汉家秦地少行旅,
    更唱黄鹤渡长江
  3. 红楼别夜玉搔头,
    玉芝堂前尘满楼。
    飞燕西来试箭,
    无人处坠清秋。

  这首诗描写了壮观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情感,其中提到了“落照孤鸿影渐赊”,意思是夕阳映照在湖面上的孤鹤影子逐渐消散,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无常的美。这里的鹤子可能是指白鹭。

  

2. 兰亭序

  王羲之的《兰亭序》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部杰作,它也被高度赞誉为一篇文学名篇。在序中,王羲之描述了他和朋友们在兰亭山庄中谈笑风生的画面,他也提到了那里的白鹭:

  

  1. 自恃弥纶阁于陋,不置以功业。
  2. 余虽好古,但业素菲薄,常以寒暑易节。百工居九,乃今池阁遗侈欧尚书之余华。
  3. 至若郅支、卢照臻、孔繁森、况直休、何仙姑之属,既受业无期,又无所出,恐赏罚之序,非古所顾,编次不伦。发愤所在,有容乃大,溪壑所至,非木石可攀。是用齐梁王、萧相国之家,千金市骨,忠烈祠堂之臣,百身莫赎;楚灵均、独孤绍之徒,为义不辞;张良、陈平之徒,虽鲜于星辰,亦励瞻顾而不能忽焉。
  4. 至若昔之吕望、董仲舒,及今之李斯、郭璞,略无所学;其或尝闻《诗经》、《书》、《礼》、《易》,亦未有至于此者。
  5. 盖以启蒙不由自主,夙昔善教,性自遵迹。及至成行,乃习乎礼义之上,茍无竟事,便是道德之师矣。若夫美政烈军,固不过便宜;多良少恶,实为显功。欲穷其意,于乎笔阵之间,亦可以价者酬尝。
  6. 昔闻洛阳亲友刘表云:“大难尝试,天下之士,何莫我从?众人竞逐,各以能达为功。此语云何?”
  7. 余虽恶乎居官,居无可乡之地,业穷财尽,身归于好事者,是以至今艺未遂也。汝南元梦仁多材有节,才调颇称,学者以为半师,分宜循分;所不能,积以为幸福。年聿素深,韵出于口,而当时浸闲淡,未为妍言。余心所喜,何钜之徒;又三年始之游,相与辍言,先生初归,深恐张侯、张丞相之章,遗而不读,乃至于斯。
  8. 及少同华不韦之属,探幽索隐,参伍献奇,进纳百家之言,因之成林。后有左氏之称,而无陈寔之美;有韩子之资,而无张衡之才。余因而臧否之,自以为知得失之分,鄙嗜好之至甚。箸端未尝逾曲而丑者奇,杯底不尝藏直而巧者拙。有恃蒂青云之峻豁,及背托流沙之阔绰,以奇绝中舌,自最于时人。至于今日,筋已膜撕而理犹不绝;退而视之,始知往日之不足与论也。
  9. 琢玉雕朱,不得其情而弃之者,钩埃窥壑,不能穷其理而抛之者,坐亦危顿,辞亦罕成。然则笔者之行此书也,将以遯忘性灵,借汉文之力,一厢情愿耳。余自谓可以为后学之资,仅此而已。岂知天文无穷,变化如神?而又不见吾土,增一芦鹭,伴随凫雁者乎?功业、尔先所未有;荣华、我后所必有。且君有客,其年永元之中,作序亦可矣。

  王羲之在序中提到了“增一芦鹭,伴随凫雁者乎?”,意味着在旅行中看到一只芦鹭飞过荷花池,还有凫雁等水鸟,让他感到非常欣慰。

  

3. 汪曾祺的《大树》

  《大树》是汪曾祺的一篇小说,其中也提到了鹭鸟:

  

标签: 凫雁 兰亭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438.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情敌的诗句
下一篇:优美背影诗句摘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