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诗文中,有许多关于微醺的描写,其中最为经典的要数“胜微醺”的诗句了。这个词汇的本义是指微醉状态下的意境和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成一种与酒精直接相关的心境和感受。在那些被视为文化遗产的诗句中,胜微醺的情感仍然深入人心。无论你喝酒还是不喝,读起这些诗句来总是会感到一股亲切和难以言喻的情感。
这首诗属于李白的“山水田园诗”,通过描述夜晚停泊在牛渚江边的船只、观赏荷花、对历史文化的感慨等,表现出诗人胜微醺的情感:
轻舟已过万重山, 静听浮云唱晓曲。 明月已随飞鸟没, 破魂私语不知处。
面对壮丽的自然风景、深邃的历史文化,李白不禁陶醉其中,心境沉浸在一种欲罢不能的微醺之中。
关于白居易,有一个人长久以来被流传的说法:他喝酒成性。不论真假,搭配他写下的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都无法否认他胜微醺的诗境和造诣。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其中一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白居易送别好友颜真卿时所作,让人们可以惊叹他的诗歌才华: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文章最后,白居易借酒消愁:“今宵酒醒何处?”表现出自己还在沉浸在微醺的诗境之中。
杜甫的作品以社会派、败坏派为代表,但在他的生平中,也不乏充满激情和浪漫柔情的作品。
“月夜忆舍弟”即是其中之一。这首诗描述了杜甫与哥哥的娇小之别,深夜相思的心境,以及厚重情感的难以散去。而读起来却又有种似微醺的诗情。令人倍感醇厚的情感,就像一杯优美的烈酒,在味觉、视觉、听觉、嗅觉的共同作用下,让整个人陷入某种永远难以忘怀的微醺之中:
已亥,深衣出户, 幽期定不同。 碧山冷对长江, 愁思愈增功。
读完这首诗,仿佛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心情和淡淡的绵绵微醺。
如今,虽然人们的对微醺的感觉逐渐转化成了一种更为细腻的内心体验,但胜微醺的诗句的影响力依然广泛。它们描摹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带的文学家们的生活情趣和人性体验。无论是“离离原上草”的走遍大江南北的白居易,还是“宿鸟归飞急”的耐尽人海的杜甫,或者李白对天地自然之妙的抒发,“胜微醺”无疑成为刻画他们心灵的一个窗口。而伴随着人们自身的变化,micro-intoxication也非常适宜地成为和微醺相关的新词汇。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51.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04-22im
2025-04-22im
2025-04-22im
2025-04-23im
2025-04-22im
2025-04-19im
2025-02-13im
2025-04-20im
2025-04-20im
2025-04-20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