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间传说

有关菊花的诗句古诗

作者:im 时间:2023年05月25日 阅读:208 评论:0

  

古诗中菊花的吟咏

有关菊花的诗句古诗

  古人喜欢用诗歌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心意。在中国,菊花是秋季的代表花卉之一,因其傲立不倒的特点被喻为傲雪凌霜的植物,同时也象征着高尚、坚韧、慈悲和忠诚。古代诗人们常以菊花来赞美风骨、清高,反映了古代文人的气质和审美趣味。

  

1、宋词中的菊花

  南宋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词人们结合五言词、七言词等不同的词牌和艺术形式,咏叹万物。其中,菊花是一个重要的题材。

  苏轼:“俶装今日出门行,松下花前拟把名。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描写了他在菊花下,想要留住这份花前之名的心情。

  晏殊:“正是圆好处,嫩于玉花开”,用“圆”形容菊花,表现出了菊花刚强、高洁的形象。

  辛弃疾:“茫茫十万夫饮马,戎马倥偬夜泣声。慢陈南华上人诗,记取清秋第一声。”这句话表现了以南华禅寺主持为名的陈师道去世离别时,辛弃疾的心情。他借菊花抒发离别之难,做到了将菊花置于人事之上的妙处。

  

2、唐诗中的菊花

  唐代文学经历了多次风浪和变化,创造出了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唐诗中,菊花也是一个重要的题材。

  白居易:“春色撩人回首见,四时景物动我怀。菊花秋艳知几许?画屏东吴旧日来。”在这首诗中,白居易用“春色”“四时景物”一类词汇对比了菊花在秋季中那脱俗的美,更加彰显了它的特点。

  孟浩然:“往事知多少?茫茫竹海深愁独立遥天外”的诗句是当他看到菊花时想起的往事,写出了他对古老文化的追溯以及这一情景唤起的思考。这一诗句表达了文人士大夫对菊花傲然自立、喜静富高洁的态度

  李白:“临风秋思壮渔翁,雨晴烟月两相好。打鱼江上日红薯,菊发山中霜叶老”,李白在这首诗中通过写渔翁和菊花的联系来表达屈原与桂林山水的关系。渔翁的“秋思”寄托了心灵的诉求,每年的中秋佳节都是让人陶醉的美好时光。

  

3、唐宋诗歌里的菊花常见形象

  菊花是一种寓意非常丰富的花卉,在唐宋文学中,诗人们还把菊花与不同的像征、形象联系在一起。

  (1)傲立不倒

  唐代奚遥的诗曰:“白首江山思,黄花岂复多?”这句话表现出了菊花的刚强、不屈的品质,比喻的是人们权宜之计无法攻克的问题及其执着的动力。而在明代文学中,王时敏则将菊花的蟾宫花喻为威武,指菊花在寒冷天气下丝毫不畏患难,表现出了他们的坚韧和顽强。

  (2)清雅高洁

  唐代王建《题菊》中写到:“谁家径客来参看,皎然一株绝世端。”这一诗歌表达了民间和尚对菊花独特美学的欣赏。宋朝周邦彦的《菊》也写出了菊花的贵族性和高雅品味。因为它的构造和花形奇特,色彩淡雅自然,增添了宁静的气息,让人联想到节俭、简朴、绝尘而致远的高洁。

  (3)忠诚高尚

  《唐刘随儒》中提到:“堅劣不惧辛,方圆何自足。”王仁裕在詩中也将垂油菊子喻为忠义。他的《石林寺》中写道:“几树垂油腊前花,花分别后又知那去?”。此时菊花作为一种形象出现,象征忠心耿耿。

  

结语

  诗歌是一种优秀的文学形式,反映了人们内心深处的一面。在古代文学中,菊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题材,在唐宋诗歌中更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表现。诗歌中的菊花美丽、高尚、坚贞、宁静,呈现出文人的独特韵味和审美风格,也凸显出其优美而古朴的文化内涵。

标签: 菊花 文学 诗歌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6.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诗句测评
下一篇:诗句写爱情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