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短短二十字,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诗人登上鹳雀楼,远眺黄河奔流,感受到天地之壮阔,进而发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慨,这里的"更上一层楼"不仅是物理上的登高,更象征着人生境界的提升。
这首诗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在于它简洁而富有哲理,激励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在现代社会,"更上一层楼"已经成为鼓励人们不断进取的常用语。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的《望岳》同样展现了登高的精神,诗人面对泰山,感叹其雄伟壮丽,最终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言壮语,这里的"凌绝顶"不仅是攀登泰山,更象征着超越自我、达到更高境界的决心。
杜甫一生坎坷,但他始终怀有远大的抱负,这首诗不仅是对泰山的赞美,更是他人生理想的写照,登高望远,让他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也激励后世读者不断追求卓越。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李白的诗风豪放飘逸,这首《夜宿山寺》虽然短小,却展现了诗人登高时的浪漫想象。"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夸张的笔法让人感受到高处的壮丽与神秘,而"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则增添了诗意,使整首诗充满奇幻色彩。
李白一生游历名山大川,登高望远是他诗歌创作的重要主题,他的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更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越的向往。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的这首诗不同于传统的登高诗,它更侧重于哲理性的思考,诗人登上庐山,发现从不同角度看山,景色各异,进而领悟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道理。
这首诗告诉我们,登高不仅是为了看风景,更是为了超越自身的局限,获得更广阔的视野,苏轼的诗常常充满智慧,这首《题西林壁》正是他哲学思考的体现。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的这首词虽未直接描写登高,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却暗含登高望远的意境,诗人历经千辛万苦寻找,最终在灯火阑珊处发现目标,象征着人生追求的真谛。
登高望远,不仅是物理上的攀登,更是精神上的超越,辛弃疾的词豪放中见细腻,展现了登高寄情的艺术魅力。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的这首诗写于重阳节,古人认为登高可以避灾祈福,因此重阳登高成为传统习俗,诗人身在异乡,想象兄弟们在登高时思念自己,情感真挚动人。
这首诗展现了登高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是一种文化仪式,寄托了人们对亲友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的这首诗被誉为"千古绝唱",诗人登上幽州台,面对苍茫天地,感叹历史变迁,抒发孤独与悲怆之情。
登高望远,不仅是为了看风景,更是为了思考人生和历史,陈子昂的诗深沉悲壮,展现了登高怀古的独特魅力。
从王之涣的"更上一层楼"到杜甫的"一览众山小",从李白的"手可摘星辰"到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中国古代诗人通过登高望远,表达了对人生、自然、历史的深刻思考。
登高诗不仅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更体现了诗人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追求,在现代社会,"更上一层楼"的精神仍然激励着我们不断进取,追求更高的目标。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6551.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04-17im
2023-05-25im
2023-05-25im
2023-05-26im
2025-04-17im
2025-04-18im
2025-04-18im
2025-04-18im
2023-05-25im
2025-04-17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