兮骓不逝怎么读?解析古汉语中的生僻词汇

作者:im 时间:2025年05月23日 阅读:20 评论:0

"兮骓不逝"的正确读音

我们需要拆解这个词组的每个字,并确定其现代汉语拼音:

  1. 兮骓不逝怎么读?解析古汉语中的生僻词汇

    兮(xī):这是一个文言助词,常用于古代诗歌或散文中,表示感叹或停顿,类似于现代汉语的"啊"或"呀"。

    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 骓(zhuī):指一种毛色青白相间的马,特指项羽的爱马"乌骓"。

    例:"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史记·项羽本纪》)

  3. 不(bù):否定词,表示"没有"或"不能"。

  4. 逝(shì):本义是"离开"或"消逝",在这里指"奔跑"或"驰骋"。

"兮骓不逝"的正确读音是:xī zhuī bù shì


"兮骓不逝"的出处与背景

"兮骓不逝"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是项羽在垓下之战失败后,面对四面楚歌的绝境时所吟唱的《垓下歌》中的一句,原文如下: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背景解析:

  1. 项羽的困境: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的汉军围困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兵少粮尽,陷入绝境。
  2. 乌骓马:乌骓是项羽的坐骑,跟随他征战多年,象征着他的霸业与荣耀。
  3. "骓不逝"的含义:这里的"不逝"并非指马不愿跑,而是指项羽已无路可逃,乌骓也无法带他突围,暗喻英雄末路的悲壮。

"兮骓不逝"的文学与历史意义

文学价值

  • 楚辞风格:项羽的《垓下歌》采用"兮"字句式,带有浓厚的楚辞风格,展现了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感。
  • 象征手法:乌骓马不仅是坐骑,更是项羽霸业的象征,"骓不逝"暗示他的霸业终结。

历史意义

  • 项羽的性格刻画:这句话展现了项羽的骄傲与无奈,他承认"时不利",但仍不愿屈服,体现了悲剧英雄的形象
  • 对后世的影响:这一场景成为后世文学、戏剧、绘画的经典题材,如京剧《霸王别姬》就以此为蓝本。

古汉语中的"兮"字用法

"兮"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语气助词,主要用于:

  1. 诗歌中的停顿(如《楚辞》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
  2. 表达感叹或抒情(如"大风起兮云飞扬")。
  3. 调整音节节奏,使句子更具韵律感。

在现代汉语中,"兮"已很少使用,但在仿古文体或诗词创作中仍可见到。


如何正确理解古汉语中的生僻词

遇到类似"兮骓不逝"的生僻词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查字典:确认每个字的读音和含义。
  2. 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在原文中的意思。
  3. 参考注释:阅读权威版本的注释或译文。
  4. 学习古汉语语法:了解虚词(如"兮")的用法。

类似"兮骓不逝"的古汉语词组

  1. "陟彼岵兮"(《诗经·魏风·陟岵》)

    • 读音:zhì bǐ hù xī
    • 含义:登上那草木茂盛的山啊。
  2. "沧浪之水清兮"(《楚辞·渔父》)

    • 读音:cāng láng zhī shuǐ qīng xī
    • 含义:沧浪的水清澈啊。
  3. "归去来兮"(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 读音:guī qù lái xī
    • 含义:回去吧!

现代文化中的"兮骓不逝"

尽管"兮骓不逝"是古代词汇,但它在现代文化中仍有影响:

  1. 影视作品:如电影《霸王别姬》的片名即源自《垓下歌》。
  2. 文学引用:许多作家在描写英雄末路时,会借用这一典故。
  3. 网络用语:部分网友会用"骓不逝"调侃"无法前进"的困境。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7540.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