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明确"自度此曲"的读音,这里的"度"字并非现代汉语中常见的"dù"(如"温度"),而是读作"duó",意为"创作、谱写"。"自度此曲"的正确读音是:"zì duó cǐ qǔ"。
"自度"即"自己创作","此曲"指"这支曲子",合起来意为"自己创作这支曲子",在古代,文人不仅擅长写诗填词,还常常自己谱曲,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宋代词人姜夔(白石道人)就曾在《扬州慢》《暗香》等词作前标注"自度曲",表明这些曲调是他自己所创。
"自度曲"的概念最早可追溯至汉代,但真正盛行是在唐宋时期,唐代诗人王维、李白等人不仅写诗,还精通音律,能自创曲调,宋代以后,随着词乐的繁荣,"自度曲"成为文人雅士的一种风尚,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是现存最早的"自度曲"集之一,其中收录了他创作的十余首词乐作品。
古代文人"自度曲"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自度此曲"不仅是音乐创作,更是一种文化表达,它体现了古代文人的三种精神追求:
中国古代讲究"诗言志,歌永言"(《尚书·舜典》),认为诗歌与音乐本是一体,文人自度曲,正是为了让诗词的意境通过音乐得到更完美的呈现,姜夔的《暗香》以清冷的曲调配合"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的词句,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
"自度曲"是文人抒发个人情感的方式,与宫廷乐师或民间艺人不同,文人的曲调往往更加内敛、含蓄,带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虽非严格意义上的"自度曲",但其吟诵方式已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
在古代,"自度曲"常出现在文人雅集(如兰亭雅集、西园雅集)中,文人们饮酒赋诗,即兴创作,互相唱和,这种活动不仅是艺术交流,也是身份与才情的展示。
尽管古代"自度曲"的曲谱大多失传,但现代人仍可通过以下方式感受其魅力:
古典诗词的吟诵(如"唐调""昆腔")保留了部分古曲的韵律,通过吟诵,可以体会"依字行腔"的音乐性。
现存的古乐谱(如《白石道人歌曲》的工尺谱)虽难以完全复原,但学者们已尝试用现代音乐理论进行解读,可供参考。
当代音乐人可借鉴"自度曲"的精神,将古典诗词与现代音乐结合,歌手周云蓬的《关山月》、龚琳娜的《静夜思》等作品,都体现了这一理念。
"自度此曲"不仅是一个读音问题,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提醒我们,中国古代的音乐与文学是密不可分的,我们虽难以完全复原古人的曲调,但可以通过吟诵、研究、创作等方式,让这一传统焕发新的生命力。
正如姜夔在《扬州慢》中所写:"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古曲虽逝,但其精神仍可被后人感知、传承,或许,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也能"自度此曲",让千年前的诗意在现代回响。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7642.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05-23im
2025-05-23im
2025-05-23im
2025-05-23im
2025-05-23im
2025-05-23im
2025-05-23im
2025-05-23im
2025-05-23im
2025-05-23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05-01im
2025-04-29im
2025-04-29im
2025-01-15im
2025-04-29im
2025-04-28im
2025-04-29im
2025-04-21im
2025-04-21im
2025-04-27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