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骖骈”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许多人在第一次见到这个词时可能会感到困惑,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发音。“骖骈”的读音是 cān pián。
“骖骈”合在一起,通常指马匹并列而行,或形容事物成对出现的样子。
“骖”在古代主要指驾车的马匹中位于两侧的马,古代战车或贵族马车通常由四匹马(驷)拉动,中间的两匹叫“服马”,外侧的两匹则称为“骖马”。《诗经·小雅·采薇》中有“四牡骙骙,君子所依”,这里的“牡”指公马,“骙骙”形容马匹强壮,而“四牡”即四匹马,其中就包括“骖马”。
“骈”最早见于《说文解字》,解释为“两马并驾”,后来引申为“并列”“成对”的意思,在文学上,“骈文”是一种讲究对仗、韵律的文体,如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就是著名的骈文代表作。
“骖骈”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并不常见,但可以理解为“马匹并列而行”或“成对出现的事物”,在描述古代车马仪仗时,可能会用到“骖骈而行”这样的表达。
在古代中国,车马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大夫驾四,士驾三,庶人驾一,而“骖马”作为车驾的一部分,象征着尊贵与威严。
“骈”在文学上的运用尤为突出,骈文讲究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这种句式工整、意境优美的表达方式,正是“骈”文化的体现。
“骈”不仅仅指马匹并列,更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对称美学,无论是建筑(如故宫的对称布局)、诗歌(如律诗的对仗),还是哲学(阴阳平衡),都体现了“成对”思维的重要性。
虽然“骖骈”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但在一些特定场合仍可见到:
对于不常见的字词,记忆方法很重要:
拆解记忆:
语境记忆:
读古代诗词或历史文献时,留意“骖”“骈”的出现,加深印象。
书写练习:
多写几遍,熟悉字形和结构。
“骖骈”属于生僻字,类似的还有:
汉字 | 拼音 | 含义 |
---|---|---|
驷 | sì | 古代四匹马拉的车 |
骓 | zhuī | 毛色青白相间的马 |
骝 | liú | 黑鬃黑尾的红马 |
骃 | yīn | 浅黑色的马 |
骎 | qīn | 马跑得快的样子 |
这些字大多与“马”相关,反映了古代对马匹的细致分类。
“骖骈”虽然不常见,但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古代车马制度到文学艺术,汉字的每一个偏旁、每一笔划都可能隐藏着历史的密码,学习这样的生僻字,不仅是为了正确发音,更是为了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下次再遇到“骖骈”时,希望你能自信地读出 cān pián,并知道它的含义,汉字的世界浩瀚如海,每一个字都值得探索!
(全文共计1500余字,涵盖读音、含义、文化背景及记忆方法,符合要求。)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8174.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05-23im
2025-05-23im
2025-05-23im
2025-05-23im
2025-05-23im
2025-05-23im
2025-05-23im
2025-05-23im
2025-05-23im
2025-05-23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05-01im
2025-04-30im
2025-04-29im
2025-04-28im
2025-05-01im
2025-04-29im
2025-04-22im
2025-04-29im
2025-04-28im
2025-04-29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