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代表之一。在古人笔下,长城变成了一道壮丽的风景线,百姓爱国精神和戍边精神也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几位古代文人墨客描绘长城的诗句,一起感受那份宏伟及气韵之美。
"睡意惊时雪满衣,不知今夜何夕梦。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岳阳楼造型圆雄,筑在洞庭湖畔,也正是从这座楼上,孟浩然将他的“登高一呼闻三百里”之诗闻名于世。在他所写的《岳阳楼记》中,孟浩然描绘了一张秋雪满长城的画面。
在他的笔下,长城显得坚实壮观,女儿墙上皑皑白雪,在宵旰之间更显得格外漂亮。披风一挥,长城的雄伟景象瞬间展现在他的眼前,而那积雪凝聚成的一片片冰晶,更是渲染出了传统文人气质的深意。
"渡远草泥何日行,才见山头便做船。岭上花时谁定主,新知遍处是青莲。"
《渡荆门送别》即王之涣先生的诗作,其中最为优美动人的诗句莫过于“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也正是这幅诗意盎然的画面,启发了王之涣一番信息繁荣繁废的感慨之情。
在他笔下,长城也变成了一个忧哀的符号,砖石堆积的高墙,默默地承受了岁月的洗礼。王之涣写道:“年年岁月试推,千古兴亡成败。开通天道清静,可见人间,大难不死生还。”历经风雨不打折钗,到今天依然屹立在山间,变成了一道对中华民族的纪念碑。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如今的长城已经成为了鲜明的文化地标,香港和澳门旅游热度非常高的景点。然而,看到了壮阔的自然美景之后,杜甫先生便有了“更上一层楼”的信念。他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当自己登高远望的时候,手中举着梯子,准备再次攀爬,在心灵深处感受到的独特震撼。
长城,俯瞰山川河流,极目远眺,留下诸多古老而富有内涵的诗篇,传阅至今;居高临下,毫不畏惧,这样的精神也深深地刻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满街蝉鸣秋暮里,轻抚华屋动心机。 坐听长城深处似,吹笳人自似长啸。"
白居易是唐代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既丰富又多义性。在一些人看来,白居易的诗歌往往带有半个欲望的情怀;而在这首《蝉》中,他通过写实手法表达了人类强烈的生存欲望。
他借蝉之鸣并勾取长城之意,以此形象地反映出人类生存与祖国存在的关联,借蝉声喻祖国之声。也正是这种具有牵动人心的情感因素,让人感到长城不仅仅是一种建筑或者环境,它还凝聚着无数中国人心灵的家园和精神的归属地。
总之,长城这件伟大的工程,横跨五千多公里,承载了太多的故事和传说。这样的壮观,连古代文人墨客都为之震撼,赋予了其更深刻的内涵和意义,从而成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长城应该被重新审视和重视。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829.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3-06-18im
2023-06-14im
2025-04-19im
2023-06-24im
2023-05-25im
2023-08-06im
2025-04-17im
2025-04-18im
2025-04-17im
2023-06-0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