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古代大好河山之一的雁门关,历来就是诗人墨客们避暑、赏景、作诗的胜地。在古代文人笔下,雁门关几乎被描摹得淋漓尽致,更是让后人流连忘返。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那些描写雁门关的美丽诗句。
白居易的《北征篇》中有这样一句诗:“戍楼寒色出,关帝履声移。 士卒羸无力,马羸眼欲垂。 南极倾城雪,东风断行梅。”其中的“南极倾城雪”便是描写着雁门关附近的景致。冬季的雁门关,银装素裹,犹如妆点一般。这句“南极倾城雪”不仅描绘了雁门关的美景,也抒发了白居易对士兵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在杜甫的《望岳》中,有这样一句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北海草如茵,愁云惨淡万里霜。 模拟儿女情,近似梦中说。 木隆真人石壁上,色融香消仙气净。
虽然没有明确提到雁门关,但是“轮台九月风夜吼”却让人想起了泾阳之战时张良计策的传说,这个地方正好是在雁门关附近。而后面的“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让人们联想到被兵燹之后的雁门关,沧桑的景象让人痛苦沉重。
韩愈的 “雁门怀古”,则是既描写了雁门关留给他的印象,又抒发了他对文字的热爱和渴望。其诗中写出:“战士祠堂暮,江花寺庙昏。 大野幽且长,白昼飞鸣飜。 代人遗落处,虞弘故垒存。 险阻虽自远,犹经未易论。 遥想公瑾从此别,楚歌四面应。”
此诗一反前人“金戈铁马”的描述,将雁门关带入了文学范畴,描写了历史背景下的雁门关四面八方深远、艰险的大山和江河,展现出蕴含着传统文化的雁门关之美。而后面所说的“遥想公瑾从此别,楚歌四面应”,则是表达了韩愈对历史人物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希望创作自己文学作品的渴望。
清代诗人王洪的《雁门夜行黄沙道中》里用“黑潭桥上,水银泻地”的形容带人进入雁门边境汉代关卫中,那“凤城风尘里”的玄雄之气让人按捺不住拍马唱歌,“相国泪沾衣”的思维感人至深。
同时,王洪用“河梁烽火起,长鼓振云霄,神京山水留新使,渤海海心认故交”的赞美表达了对大唐营造的强盛而兴旺蓬勃的感叹。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雁门关意义深远,是历史和文化的见证所在。
李白的“题 益州雁门司马宅”,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诗篇。在这首诗里,李白描绘了哀婉、苍劲的自然景象和才华横溢的文化气息。同时,诗中还贯穿了一种独特的历史情怀,颇具浪漫主义情调。
全诗写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历览前贤国,成由勤俭废。 若耶溪畔露,河清月上篷。”此诗不仅美妙地描写了雁门关上的秋景和松柏之姿,也加入了诗人对自身的暗示以及对历史的深思,同时也渲染出历史的沧桑与情怀。
总的来说,雁门关的美,早已被诗人们赞颂过千万万次。他们为后人留下了许多青松、悬崖、飞瀑、荒原和征战中的哀愁,也为我们开启了一扇探索历史、赏诗赋的窗户。雁门关景色虽然无法再现,但我们总可以用人文的笔墨去描摹其神韵,感受它在历史和文艺发展中一直扮演着的重要角色。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3280.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4-02-29im
2024-02-26im
2025-05-07im
2024-01-19im
2024-03-03im
2024-02-27im
2025-05-05im
2024-02-10im
2024-02-10im
2024-02-26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