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其文化内涵丰富多彩,而其中的诗句更是音律动人、意境深沉。一千多年前,众多才华横溢的文人雅士留下了许多精美瑰丽的诗句,今天依然让人们陶醉。本文将带领读者一起欣赏大足石刻中的诗句之美。
此诗出自北宋赵夀《题二十四龙泉图》。五言古诗,通顺轻盈。以简洁明快的笔法描绘了山洞周围峰峦重叠,形成一道道秀美的风景线。整首诗气势恢宏,充满启迪与思索。作者在题诗中用峨峨和皎洁两个形容词来表现山的峰巒之壮阔,引导读者心情逐渐升华,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涌现一股伟大、清明的自然情怀。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张商英所作。该诗描述了石刻中一组观音塑像的神态美丽和气质高雅。用“飛電”和“碧玉”来形容塑像的气质,则更是留下了美不胜收的诗句。
明代朱权撰的《大足石刻》中提到的诗句。前者的诗意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形象生动地衬托了大足石刻的神奇。这段诗以天柱峰顶上飞驰降落的雁,预示着熔岩从太湖而来,成为山峰,形成大足石刻的雏形。把天柱峰视为历史的见证,昭示着人们对它的爱戴之情;而后者,则是更多的一种想象力的发挥。领读者进入了一个充斥灵性的故事与传说的世界之中,这种想象性的表现形式在大足石刻诗歌中是常见的。
北京学院人文学院长张国防在《大足石刻文化试论》中提到的一首诗句。这首诗所描述的是大足石刻的爱民神像。神像具有的那双深邃而力量感十足的目光,似乎有着化解众难的神奇力量,使之站在了人们的精神与生命的高度上。助跑出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对于我们每一个热爱生活和生命的人来说,真是无比珍贵的、意义非凡的。
此诗取自唐代文学家陆龟蒙的《赞泸州石羊》,这首诗意寓深,以多意群生著称。诗中“虽无声响”充分地反映了大足石刻修成的无声而潜移的内涵,更为了“画”出一个神奇无限的嫘祖瑶山,使我们在比喻这座奇闻异象的同时,又对它产生了一种崇敬之情,是人文气息浓厚的文化传承。
唐代著名文学家李白在《赠大足尤真绝句》的诗中写到。简洁明快,以气象秀丽的语言勾勒大足石刻景观的壮观。将众多景点与黄龙供像、较场天街等连为一体,形成了宏匮丰富的艺术宇宙,使其在艺术权威上有了更为具体的呈现。
在大足石刻中,每一个角落都是文化的象征,每一处都是神奇的含意。那些被无数诗人们追溯千年的诗句,则更是将历史幻化成了一副副美轮美奂的风景画。每一句和每一篇诗都在讲述一个精神,即大足石刻的文化内涵,更为中华文化在造山运河、敦煌壁画等方面为世界做出的历史贡献增添了一笔绚丽的色彩。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4548.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04-17im
2025-04-17im
2023-05-25im
2025-05-02im
2025-04-18im
2023-05-25im
2025-04-18im
2025-04-17im
2025-04-17im
2025-04-17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