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冷内热是一种形容身体状态的词语,也是古诗词中常出现的描写方式。一般来说,人们用“外冷内热”来形容在寒冬或高温天气中,身体表面感受到的寒冷或灼热,与内在生命活动的发热感觉相比,形成的对照效果。而在诗词中,“外冷内热”则常借此表示作者心情忧郁或热情澎湃的状态。
在诗词中,外冷内热最早出现于《楚辞·离骚》中,其原文如下:
从这首诗来看,作者通过“外冷内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在外表上虽然安稳自如,但内心却忧心忡忡,无法平静。这种情感被用到后来的许多经典诗句中,如李白的“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口吟波垂客舍静,眼观霜雪夜江流。渡头馀事休言去,翠微中道岂悔修?此身长恨风景闲,又与春俱瘴疠秋。”中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唐代杜甫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中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等等。
而从生理角度来看,人体经历高温或寒冷条件下,会出现身体表面和内部体温的差异。当环境温度低于人体表面温度时,张开的毛孔会收缩,血管也会收缩以限制身体散热,这种状态称为外寒内热。相反,当环境温度高于体表温度,人体自汗而出,使皮肤湿润,并自然呼吸,有利于散热,形成了外热内凉的情况。
无论是从诗词角度还是生理角度,外冷内热都是一种极具诗意的形容,用其来描绘自己的状态或情感,是很有趣和富有诗意的表达方式。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运动、适当调整服装搭配等措施,让自己在外面保持适当的温度,并保温内部的身体,以改善自己的身体状态和心情。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5191.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4-03-06im
2024-03-03im
2024-03-04im
2024-03-02im
2024-03-23im
2024-03-01im
2024-02-29im
2024-03-06im
2024-03-04im
2024-03-03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