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在古代文人雅士的笔下,孝已经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象征,成为了文化的载体。今天,我们来看一些古诗中有关孝的诗句,感受一下古人眼中的孝道。
《老学庵笔记》中有一句话:“父在,戒我颜渊,如父之须臾。”这句话中的“如父之须臾”即表现出颜渊的孝心。颜渊在大匡父母有疾谏,仅为双拜而已,这种言行实则无法慰藉其敬爱之恩德,但从颜渊的怀抱中,可见其尊敬、悲切之情。
《论语》中有一段话:“孟独子反问:‘奚必于斯?’子曰:‘去死存生,以之君子。’”这句话讲的是孟子为了奉养父亲,愿意到卑微的地方去寻找生计。孟子的孝道表现了一种无私的牺牲精神。
韩愈曾经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白首孝终雪霜”来讴歌自己从事公务,仍能恭敬奉养年迈父亲的孝道行为,表现出孝顺应该是持久的,不分昼夜、不遗余力的。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悼亡诗十九首》中有一首《赠妹》,其中写到:“父母恩深重,父母泪干哀。”这句诗表达了白居易的母亲对他在外漂泊多年的苦楚之情,从而证实了“孝子难成”的道理。
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有一句名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诗写得是壮怀激烈的景象,但王之涣也曾经在另外一首《登科后》中留下“语罢长沙泪滂沱”这些婉转的辞藻,表达了他终生感慨的情怀。
南宋文学家陆游自幼聪颖,由于家境贫寒无法读书,为此多次打算离家赴世,然而每当立下大志便饱含眼泪,夜不能寐。直到有一天,节俭的母亲无偿借给他师资费,让他得以入取嘉兴县学。这一描写,使得陆游的孝行既庄严严谨,又真挚感人。
唐代诗人李白曾在《将进酒》中写道:“愿一心赴阳关。”语句朴实又壮美,诗意深长。但是,李白也同样在其他的作品中渲染生命的短暂和对故去亲人的思念。其中尤以《夜泊牛渚怀古》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一份永不消灭的孝心的崇敬。
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到:“昔经海底窥今生,万物何由不纷纭?”这句话虽然写的是人类社会多姿多彩的世界,但也隐含了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可以贯通生死,横跨时空。
宋代文学家苏轼在自己的《竹石颂》中记录着对竹和石的赞美。其中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虽然啰嗦了点,但是难以忽视其中蕴含的对久别长辈的怀念。
总而言之,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古代文化形成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呈现方式。这些古人的孝行与思想,历久弥新、鼓舞人心,深刻地教育我们为人子女应有的情感和应尽的义务。愿我们永葆孝心,为父母呕心沥血,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5369.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