孀居是一种生活状态,被世人所忽视,却历经苦痛。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里,有很多描写孀居的诗歌,这些诗句不仅表达了失去爱人之痛,也反映了孀居的孤独与无奈。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唐·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娉婷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唐·杜牧《赋得古原草送别》
以上这些诗句中,无一例外地描绘了男女离别在孀居生活中的深重痛苦。秦观写下“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在描述女性在丈夫去世后瘦弱无力的形象。而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应是绿肥红瘦”这句,描写的就是一对分别的夫妻情深之后,因为相思成疾而被折磨得瘦骨如柴、颜色苍白无光。
我也曾和她那样,黄昏扶着门,不管寒流暴雨——余光中《窗》
我根本不需要你把我爱上,因为我已经一手拿着相机,一手一个洲,独自去旅行。——郑愁予《一个人去偏远的地方》
简单的幸福为何那么难求?——李志《孤独的人都像我》
在这世上没有人能陪你永远,无论你短暂而渺小的那份如期而至的幸福还是无边无际的孤独。——『默默』《一个人静静地生活》
这些现代作品中,可以看到很多比古代孀居诗句更苍凉的情感。其中默默的《一个人静静地生活》给出了最深刻的剖析:“在这世上没有人能陪你永远,无论你短暂而渺小的那份如期而至的幸福还是无边无际的孤独。”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往往很难有一份归属感和被关注的感觉,造成很多人物质富裕而精神却异常空虚。
孀居诗歌不仅表达了孀居者心灵的痛苦,也反映了他们生活的压力与困境。
傍晚来过窗纸月,谁念西风独自凉?——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
真是一位勇士,可以在如此多的寂静中生活。——英国诗人卢瑟福
那长夜漫漫,谁来替我守夜——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描写了几个孀居女子独自面对经济、家庭等多重压力。卢瑟福赞扬了一位成功克服孀居困境的妇女。而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中,则是用“那长夜漫漫,谁来替我守夜”的词句,表达了孀居者在孤独中所带来的无奈和无助感。
孀居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状态,注定了一个人的生活要比两个人的生活更难。在孀居的生活中遭受痛苦之后,人们往往会选择用音乐、诗歌等方式排遣心中的孤独感和痛苦感。孀居诗句通过诗化和象征化的手法,表达了孀居人士对于知己相伴、得到安慰和支持的渴求。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658.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