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是一朵被赞颂、被歌唱的美丽花卉。在中国文化中,菊花被赋予了许多含义,但最为重要的还是菊花所代表的高洁清雅的品质。以菊花作为素材描写的诗句极为优美,颂扬的不仅是花的自身美丽,更是生命之美、情感之美、精神之美。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们将会通过一系列的诗句,来描绘菊花的美妙之处。
菊花那崇高而清高的品格,是我们欣赏它的原因之一。宋代名士苏轼曾写过一首《赤壁怀古》:“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其中提到的折戟沉沙指的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中的场景,东风不与周郎便指的是周瑜,而铜雀春深指的就是菊花了。铜雀是古时皇室中的一种器物,代表着崇高。这里的“铜雀春深”描绘出赤壁战场上万物凋零却只有菊花依旧屹立不倒的形象,闪耀着坚韧不屈的精神。
在东汉时期,有位文学家杨修曾写过《菊花》:“群芳摇落独喧妍,占断人生未满年。残菊蕊初生晚节,留香岂是无人见?”这首诗以“独喧妍”来形容菊花的美丽,而菊花的晚节和留香则凸显出其高洁品格。菊花在秋天开放,而枯萎后仍能散发出香气。这种越是在落败之际越显然出它清高的特质才是我们最为令人感到意境完美的。
除了那高雅的品格之外,菊花的形态也是充满了各种美好。唐代诗人李易阳曾写道:“晚凉楼上,谁在筝弦哀怨。半岩草露,菊篱秋水,柿子梅花”。这一句中的“菊篱秋水”将菊花和水的流淌有了完美的组合。并且,它已经有陡峭的山势和婀娜多姿的江南之地融为一体。菊花的根和灵魂,难道不就是在摆脱泥沙和余腥的环境中,在野外中迎上了无边的风雨中锤炼出来的吗?
另一方面,元代诗人张先曾经写过“春水初平,随意看山阴。黄鹤楼中著书札,玉帛双栖云。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縱然背景品质正色明菊,但却彰显着恶劣的天气和放浪形态的狩猎,然而“不畏秋霜残菊”,便还有什么能具有超然物外的人生乐趣呢?阁上是良樾,在菊花的花园里从容散步,蔚蓝的天空给神情增添了波澜不惊的意境,同时几个年过半百的高雅老者也注定了随着波纹随处飘荡的人生。归终何虑,路长情短,只怕徒把匣刀嚼秋莲。我们看见这样一幅图景:在景区散步,愉快的行走,偶尔眺望,自然风光陪伴,闭目休憩,深呼吸着田园气息。这样质朴的乐趣,洁静异常,恍若入仙境一般。
菊花还代表着爱情、友情等情感,许多优美的诗句也是以菊花为主题。唐代诗人白居易写过《钱塘湖春行书怀》,其中有这样一段:“岸上寒烟笼水国,江边飞絮舞春华。更长斜阳欲断魂,十里菊花香满家。”这一句描述的是钱塘江沿岸菊花盛时,江上飞絮盘旋,春光明媚。作者则只能在五彩斑斓的菊花之中留恋思念。
元代诗人萨都剌曾写过《生查子》:“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精美的诗句以菊花为引子,再现了人们因思念而难以离开的心情,令我们感受到了赤壁的曰暮戒备清酒,聆听箫声,感慨圣贤不在也有别样生趣。
由于菊花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艺术价值,所以菊花便成为了诗人、画家、书法家的常用题材,被运用到各种形式的艺术创作之中。唐代画家董源画作了《寄画李侍郎》中的“秋枕南山牛背滑,日啖东篱菊花白”的画面,展现了菊花在东篱上的群韵之美。
元代名画家李公麟的《菊花图》是中国画中的经典,其中以淡墨的笔墨细致描绘了菊花的晶莹剔透;以灰色的线条勾勒出菊花的瓣纹,详细描绘了菊花的形态与魅力。另外,清代王时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7.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05-23im
2025-05-23im
2025-05-23im
2025-05-23im
2025-05-23im
2025-05-23im
2025-05-23im
2025-05-23im
2025-05-23im
2025-05-23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05-23im
2025-05-23im
2025-05-23im
2025-05-23im
2025-05-23im
2025-05-23im
2025-05-23im
2025-05-23im
2025-05-23im
2025-05-23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