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间传说

神木垒诗句

作者:im 时间:2023年06月05日 阅读:193 评论:0

  

神木垒诗句

神木垒诗句

  神木垒,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哈萨克斯坦边境的一座古代城堡。它曾经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据点,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有关于神木垒的诗歌和歌谣。这些诗句不仅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而且也反映出了人们对自然、生命、爱情等的思考和感悟。

  

1. "盈盈泪眼无言语,白露挂在凉秋树。"

  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在其《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下的一句诗句。它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画,落叶缤纷、树影斑驳。叶片上的露珠也像是眼泪一般,表达出离别之情,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厚谊。

  

2. "一夜思君不可见,更深月色满前川。"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下这句诗句,表达了思念之情。在一片寂静之中,夜色深沉,月光洒满前川。作者形单影只,思念所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唐代张籍在其诗歌《游仙窟·秋思》中写下这句豪迈淋漓的诗句。用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喻描绘出作者内心的怒气和对身处时局的不满,而甲光向日、金鳞开之比喻则展现了玄妙潇洒的境界。

  

4.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唐代杜甫在《登高壮观园》中写下这句英勇豪迈的诗句。诗歌中的龙被赋予了英雄的形象,以龙之不屈不挠,金戈铁马之姿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民族的深爱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唐代文学家文天祥在《正气歌》中写下这句流芳千古的诗句。其中的“丹心照汗青”是一种非常深刻而又富有哲理的格言。它不仅意味着一个人要有强大的自我意识,勇敢面对每一个挑战,并时刻铭记自己内心深处的信仰;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牢记历史的教训,珍惜当前的幸福,为未来负起责任。

  

6.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代诗人李白在《赠汪伦》中写下这句写意洒脱的诗句,描绘了一幅如画的桃花仙境。然而作者渴望的却不是世间的物质财富,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实感。诗句中的“不及”一语道出了作者对友谊的深深眷恋和不舍,反映出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崇尚友情、珍视感情的人文精神。

  

7.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唐代诗人杜牧在《泊秦淮》中写下这句清新脱俗的诗句,犹如描绘一幅美丽的景象。作者独自在江边徘徊,夜色渐深,酒已醒,但却无处去得。诗句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生动刻画了一个早春时节的江南美景,几近想象般的清新写意。

  

8.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唐代诗人李之仪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写下这句感慨深长的诗句。诗句中的几多愁指的是内心的感伤和思念,婉转地表达了人们对于时间的感知以及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而“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映射出生命与时间的密切关联,渲染出诗人对于生命的珍惜、不舍和思考。

  

9.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唐代诗人龚自珍在其《己亥杂诗》中写下了这句经典名言。诗人从落红变成春泥的转换,抒发了对于自然界生灭变迁的观察和洞察,透过芳华之地快过如风的昙花一现的流觞似醉,倡导人们对于短暂生命的理解和珍惜。

  

10.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唐代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下这句意境深远的诗句,描绘了一幅美妙的田园风光图画。诗人远离纷扰,归隐田园,放下心中的杂念,悠然自得地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这也是中国文化中"归隐"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表达了寂寞可贵、以清凉自得,归心似箭、久安长居的文化价值观

标签: 诗句 诗人 作者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8459.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喜得女儿诗句
下一篇:秋诗句大全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