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歌与人生

天论的诗句

作者:im 时间:2023年06月05日 阅读:154 评论:0

  

天论诗句

天论的诗句

  在古代中国,天文遥远神秘,成为了人们关注和探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在中国哲学思想中,“天”这一概念也被普遍地使用,被视为宇宙的核心。

  因此,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天论也形成了庞大的艺术世界。天论诗句更是数不胜数,其中有些可以说是千古流传的经典之作。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天论相关诗句,让我们一起欣赏。

  

1. 《登高》- 唐 王之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是唐代王之涣创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言词谐挺,气蕴俊逸。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表现了壮美之气势。随后第二句“渚清沙白鸟飞回”,描绘了一幅厚重深邃、气势恢弘的自然图景,其中“渚清沙白”蕴含了无限生机,给人一种流转清透、寂静深邃的感觉。

  而最有意味的是,全诗最后带出了凄苍之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样一首关于对象与情感之间关系的山水诗,提出了古人关于天地之间相互制约、统一、关联和保持生态平衡的思想。

  

2. 《天净沙·秋思》 - 唐 王之涣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n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同样是王之涣所作,《天净沙·秋思》通过描述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等恬淡寂静之景中,唤起“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心绪,恰好与“天涯”的概念相契合。大自然的旋律不仅展示了作品的诗意,更深刻地诠释了作者的意境。这首“天”的诗集自然、哲理、感性于一身,文笔洒脱秀逸,为中国文学史上经典之作之一。

  

3. 《静夜思》 -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作为李白的代表孤独诗,《静夜思》是一首清新简约的诗歌。诗中探讨的不仅是个体情感和人生命运之间关系,更呈现出人对大自然、对宇宙的感受,从而展现出中国文化中崇尚神秘与智慧的特质。

  

4. 《登飞来峰》 - 宋 辛弃疾

  天下诸山相类合,何故单称华山后?连峰若耸清溪畔,自有乾坤在大千!

  宋代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艺术思想赢得了历史地位。军事、文学、政治兼备,生于意气之城,而且特别重视“天”,因此辛弃疾的诗作中有许多表露天人之感、反衬自我身份之重的诗句,其中《登飞来峰》被誉为一篇内涵丰厚的情诗。

  这首诗直接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公理和道理。“天下诸山相类合,何故单称华山后?”作者中心思想就是在问,既然众山同此凌峙,天下极高的山岳很多,为什么非说华山最高呢?而最后两句“连峰若耸清溪畔,自有乾坤在大千!”放出广阔胸襟,提高诗歌的气息。

  

5. 《登岳阳楼》 - 唐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n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首杜甫的《登岳阳楼》描绘的是有形与无形的秩序。在长江和洞庭湖两个自然界之间,题目为“登岳阳楼”(指楼阁巍巍,展望江湖异处的楼阁,俯仰人生无穷)。诗中表达了完美与混沌的相互关联和作用。

  在中国哲学思想的自然观里,“天”包含了“德”的意味。在唐代诗词中,竞相讴歌天地之伟力,表达人类小而天地大、生命短暂而天地长久等哲理之情。在这些诗歌中,作者在审视人生与天地众生的关系方面,感悟到更加深刻的道理。

标签: 中国 长江 乾坤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867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