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是一种特殊的光源,被许多古代文学作品所称赞。无论是写景还是写情,燎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元素。在古人笔下,燎被描绘得既神秘又美丽,给人以深深的印象。
古代诗人常常用燎来形容山中的景色。比如“燎如连珠走马迹,山势斜阳夕照红”(唐·白居易《炭疽文韵》)。这句诗把燎比喻成了连绵的珠子,形象地描绘了山里的灯火。再比如,“燎暗山深似掌心,人稀洞小似巢中”(唐·白居易《谒金门山人见满霜表慰》)。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山深处燎的感叹和赞美。
古代文人士大夫在亲友离别时,常常送上一盏燎作为道别之礼。因此,在许多诗词中,燎也成为了代表离别的艺术象征。比如“谪仙踟蹰西向路,灯火数行不胜愁”(唐·杜甫《自夏口至鸡公山二首》),这句话堪称绝妙的联想,燎光暗暗,寓意着忧郁和离别的情感。
古代文人士大夫不仅笔下有山水有离别,更不乏浪漫文学描绘爱情。燎在爱情中的广泛运用也是一种案例。比如“马上相逢无红叶,人间道别有清燎”(唐·秦韬玉《离思五首·其四》),这句话传情达意,表现出了两个相爱的人之间的真挚感情和彼此的缠绵。
燎不仅在文学作品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更在现实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仪式地位。古代富贵人家举行宴席时,会在屋子里点燃一些花灯,用以增添气氛。比如“当年明月共潮生,相照情难忘。半夜钟声到客船,一江燎火送来风”(宋·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这句诗借助燎来描绘宴席的盛况,富有浪漫色彩。
在古代中国民间信仰和宗教仪式中,也喜欢以燎来表示虔诚的心迹。比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故国神游多情应,燃犀寄我一枝茗”(明·文征明《木兰花慢·拟古决绝词柬友》)。这里的“燃犀”就是指点燃燎的香火和信仰,充满了对祖先和民族信仰的敬重和感恩。
总之,燎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丰富多彩,而这些富有想象空间和文化内涵的燎与文化自信相承的精神脉络密不可分。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9819.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