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员,正式标志着冬天的结束和春天的开始。而在中国古代文人笔下,立春也有着许多美好的意象,如“寒尽暖来初一日,万物更新不期时”、“草木知春不九九,阴阳到此荡漾迟”,这样的诗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立春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
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这首佳作,以细腻、富有画面感的笔法描绘了立春时节的一幅景象: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这首诗中的“烟雨任平生”一句,是充满感叹与追求的写照,同时也暗示着荒凉之中依然有生命存在并得以延续。
这首诗描写了梅花的清风俊逸与自然形态的纯粹美感: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幽草湿珠英,睡起雷声满耳莺。
花枝乱扫溪头见,老农背挑惊麦秋。
这首诗中“小溪泛尽却山行”一句,意味着立春后雨水的增多,使得山溪开始慢慢干涸,而即便如此,梅花依然能够在寒冬中绽放出它的美。
辛弃疾的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闲适又随意的元夜景象。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诗表现出立春后的生机勃勃气息和追寻的期许,使得整个春天都充满了无限的希望与无尽的可能性。
中国唐朝文学家王之涣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文坛巨匠,其《登鹳雀楼》乃是中国文学史上经典抒情诗作之一。这首诗,通过精神上的飞翔,来给我们呈现立春后春天到来前的美景和皑皑可爱的万物: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春完成后,秋季即将到来,这首诗当中“更上一层楼”这一句意味着我们需要不断地攀升,不断地前进。 立春雨,是万物萌发的开始,是人们期望的希望和春天的开始。
立春雨带给中国文化各个领域中的文人墨客们许多静默、动人、实用的美好意象。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美好的文化底蕴也将不断地为后世之人所珍爱和纪念。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20154.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