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一个平凡的字眼,在汉字中居然排名第二,凸显着汉字文化的深厚韵味。它代表着大地,代表着生命的孕育,也映射着人类文明的奠基。在此,笔者借此机会,探讨一下“土”字在诗歌中的各种表现。
不论是哪个民族、哪个文化背景下,《诗经》都是一个名不虚传的作品,它描绘了那个古老的时代和这个民族对自然和命运的不解与探究。在《关雎·羔裘》中就有这个经典的节选:
其中,“中原作婚”一节,是在描述两个人的婚事,但这其实是隐喻着生命的孕育,是人类文明第一步的共识,也正是“土”字最原始的展现。
“风景这东西有两个元素,一个是自然景观,一个是受文化意识的制约、形塑后的文化景观。”说到“风景”,你脑海里可曾闪过一道青松翠竹、流水淙淙、碧空如洗的场景?这是山水画的经典之作,把大自然的意象展现得淋漓尽致,而“诗歌”也有极好的表现。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留下了一首《登高望远诗》:
其中,“折花无人傍蔷薇”这一句是最为经典的自然园林音韵诗。而“蔷薇”一字,正是“土”字底的。这大概也是文学家经常说的意象化表达方法吧。
文化是宏观的心灵世界、精神秩序、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集合体。“土”对应着文明的奠基,它在汉字文化中既代表了住所,也代表伦理规范。这种伦理情感,从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可以显见一斑:
这首诗用极简洁的文字描摹出古原委婉、清新的景色,又由此引出别离之情。它的韵律流畅,富有音乐感,而“离离原上草”一句,则把中国古代文人墨客那伟大的人生哲学和美学理想表现得淋漓尽致——意在表现风物间微细入微的情感,内化到了赏心悦目的意境之中。这里用“土”字其中一个义序的“草”作为主旨,并通过其发挥出丰富的内涵与意蕴。
总之,“土”是汉字一个非常有生命基础的字,它呈现出人类文明自然流转和盛行的历史性内涵,也表象着精神世界与文化架构的意谓时刻。无论被朝霞照耀、还是行人所履、它都是承载了时间和岁月的,让我们从中品味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22523.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3-06-23im
2023-05-25im
2023-05-25im
2025-04-17im
2023-06-13im
2025-04-17im
2023-06-03im
2025-04-18im
2025-04-18im
2023-10-07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