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清平,这是一个形容朝代太平盛世的词组,往往被用来描述在历史上某个特定时期的和平安逸、国泰民安的局面。而与盛世清平相关的诗句,则包括大量经典的、富有韵味的古代诗歌。同样,在这些诗句里,我们也能感受到那个时代对于生命和心灵的赞颂,更能看到文人墨客对于自己和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盛世”一词,起源于《庄子·养生主》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哉!非特无涯也者,识亦无涯也。唯天地与吾同在,而以有自专者,小大由之。吾不知有所止也。而已而立,莫若其无所止也。视其所以然,而弗替然。若其无所然,虽千万人而亡者,不以为悲。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这段话用盛世来形容,竭力表现了个人无限开阔的精神境界和自由自在的境遇,这既是当时特定背景下的一种文化态度,也是后续时期不少文人、艺术家所向往和追求的。
盛世之下的清平,以诗经为例:“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磻翥,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中的“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偕行”等等,都是表现集体中以及亲密的朋友之间的情感交流,也是在盛世中人们群居互助、情感深挚的写照。更有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一怒为红颜”,提出快意恩仇的观念,表达了在传统美学中对于感性和理性之间平衡的探讨。
盛世清平之下的这些诗歌,唯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使得它们成为文学史上堪与徐霞客游记、群芳谱、明朝传世小说并列,深深地折射出古代汉字文化的魅力。如唐代孟浩然《登幽州台歌》中的“复眼相见,尽道幽州是客程。”,表现了榜样化的精神,以及大胆前往陌生环境探寻未知的勇气和决心;北宋苏轼的《定风波·南海归赠郑信庆师》描绘了艰辛远行的情景,以及在情感方面的无法割舍的牵挂;还有明代唐寅的《采桑子·重建岭南始闻声》,诗中的“花影摇红散,香来减却游人。”表现出他对大自然美好生命的欣赏和赞叹等等。
总体而言,盛世清平所展现的是一种对于国度、家族、个人的多层次的理念和情感,更含着一种人文精神和成就感。而这些精华诗句则是这种精神的重要民间载体,在文化传承和艺术审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23264.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05-25im
2025-05-25im
2025-05-25im
2025-05-25im
2025-05-25im
2025-05-25im
2025-05-25im
2025-05-25im
2025-05-25im
2025-05-25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3-05-25im
2025-04-17im
2025-04-17im
2025-04-17im
2024-01-14im
2024-03-03im
2024-02-26im
2023-05-25im
2025-04-18im
2023-06-2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