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是秋季的代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之一。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就对菊花情有独钟,并用各种诗句来描绘它们的美丽和气质。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实分三径草初盛,露气微微月向西。
寻古览今皆不 tire,此乡何处是轻埃。
张九龄的这首“梅竹菊”写的是清秋时节的景色。“长扫净无苔”的茅屋下面种了“花木成畦”,一水环绕谷田,“两山排闼送青来”,给人以优美的意境。整首诗的结尾也体现了作者的缅怀之情:“寻古览今皆不 tie,此乡何处是轻埃”,意为不论是古代还是今时,都不想离开这里,这句话中的“轻埃”倍感深情。
清晨耕牛侧过头,插入菊花一弄秋。
早莺嘶啭无人见,又是幽窗夜雨楼。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作品。这首诗写的是清晨的田园景色,“菊花一弄秋”令人感觉到清新和优美。独自在那农田之中,除了唤醒自己以外似乎没有别人听得见。作者以自然的方式来表达他对乡间的钟情。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李清照在《秋风词》中有“自古逢秋悲寂寥”的句子,表达了她对“秋日胜春朝”的观点。在诗歌中,她提到了一只孤独的鹤,出现在晴空之上,在其中诠释了诗情、画境、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法,深刻表现了“秋天”的孤独感,给人以极为婉转、深远的感受。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至此留几行。
这首诗使用连接洛阳城与菊花的秋日风来描写孤独和心绪,但它也表现了比喻的力量。与其他的与菊花有关系的诗歌相比,陆游的“题菊花”是相对少见的。作者以洛阳城为背景,用俗语来表达他对中秋节和菊花的喜爱,同时也渴望借助菊花来纪念亡友。
古人对菊花的热爱和情感表达深深影响了后人,每当金秋时节,菊花依然是人们心中的美丽妆点。而这些用诗歌描绘的美丽和神韵,也让人们感受到了古代文人墨客的生命精神,永远融入了我们中华优秀文化的基因中。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24990.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