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迹”一词出自于唐朝诗人杜甫的《登高》:“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里描述的是一个孤独的老人钓鱼在江边,周围没有任何人迹。从这句诗中我们不难看出“有迹”意指人类的行踪,它可以是对生命存在的证明,也可以是对人性孤独的表达。许多诗人在创作中都用到了“有迹”,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首经典的诗句吧。
“旅行者之歌”是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代表作。其中第三段是这样写道的:“山间脚力凋,叶上眼神焦,远长城曲折入云峰,翻一桥小路入绿茵,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段诗句通过描述一名旅行者奔波的场景,表达了生命历程中有迹可循的感受。他辗转山林,看到的都是脚下的霜叶和万物生机的点点眼神,但也发现了长城等人类的杰作。在远古的丝路上流传的西风,也结伴着云峰和骏马。此时此刻,在人烟稀少之处的小尘埃与陈年老树俱存,那个逝去的时代如此真实,而他前进的足迹便成为生命的证明。
“归园田居”是唐代高适的名作,其中诗人在赞美家乡田园生活的同时,也捕捉到了人性孤独的一面。
其中有一句是这样写道的:“路曼行复起,相随何日去,文字映丹机,笑别白围屋。”这句话是高适对于离别所进行的一种采访,从对于离别情绪的描写到后面语言的态度的转化,都充满了诗人的感性抒发。
“游园惊梦”是清代朱彝尊的诗作。其中有一句是这样描述排云飞耳和诸树飘摇的:“凉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这句话中既出现了“迹”,也出现了“无迹”,充分表现诗歌中有迹舍去无迹的感受。指的是眼前的场景,虽然舍去了它们明晃晃的存在,但是却深深烙印在人的意识里,让人永远难以忘怀它的存在。
谢冕的《致于未来的郎》中写到:“日暮长安灯火阑,静觅人迹渐稀。何时能够羽化登仙,欢游一览众山水。 ”
这句话通过对人性孤独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向往。他期望能够羽化登仙,畅游山水之间,而在这样的追求中,舍去了周围人的存在。他想要体验的是自己,还有大自然的存在,因此即便面对长安渐稀的灯火,也还是采用了这种方式。
以上就是关于诗句中有迹的诗句的文章,我们可以从上述例子中看出有迹是诗歌中一种很常用的表达手法,它可以很好的形容人性孤独的感受,也可以表达出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希望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些经典诗句,更好的理解诗歌的内涵与意义。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28281.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