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月,指的是赏月。中秋佳节,便是人们与月亮相约赏月之时。自古以来,人们对月亮有着深厚的感情,还将月亮作为诗歌中的重要意象。此时此刻,您已踏入了一个关于趁月诗句的文学世界,让我们一同探究那些陶醉于月光下、咏叹世间美景和真情感怀的这些佳句佳旨。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静夜思》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整首诗短小精悍,却贯彻了李白豪迈、豁达、不拘泥的人生态度,也向读者传递了浓浓的离愁别绪。因此,一提到赏月,便自然而然地会想起这首《静夜思》。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是唐代大诗人张九龄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一组诗句。诗中写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勾勒出了大自然规律性变化的伟大景象。同时也喻意着人生的无常。在赏月之时,这样的思绪不必遮掩,让心灵感悟自然万象。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生谁会归去来,月明千里照江山。”
这首小诗来自南宋著名词人陆游的《钱塘湖春行》,详尽地描绘了钱塘江沿岸的自然美景。其中,“月明千里照江山”更是以意象抒发了诗人对家国的思念之情。这样诗意清新婉约的小诗,给人以无限遐想。
“月色中原远,烟波此夜寒。月色消魂路,孤舟渐近岸。伫立迷青草,澹然听渔竿。好风随缘去,出没任徘徊。”
这是明代文学家张可久的《赋得古莲花三首(其一)》的第一首中的佳句。诗中言道:“月色中原远,烟波此夜寒。月色消魂路,孤舟渐近岸。”委婉地表达了那种恍若隔世的离愁别绪的情感,更让人见惯了繁华后,更有感触于宁静。诗中的美景也一并地侵蚀着读者的心灵,留下无尽遐思。
“神马长空暮,漫漫近西楼。悲风吹过口,清瑟怨调幽。神马长空去,游子志欲虚。万里经年人不来,府前 幽 壁 ,寂寞成愁。”
这是清代文学家黄景仁的《沁园春·雪》中的一组诗句。诗中暗暗映射了时光沧桑,百态千姿,其中“神马长空暮,漫漫近西楼。悲风吹过口,清瑟怨调幽。”类比流连于贵圈之中的青年,留给人极为编织细腻的情景。并最终以“万里经年人不来,府前幽壁,寂寞成愁。”一句,气势萧条,通过对离愁别绪含深蕴意地表达,成为值得铭记的佳句。
趁月诗句,用文字描绘出美丽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家们的思念之情和离愁别绪。无论是作者的名气还是作品的影响力,在文学史上都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们让我们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欣赏那些由自然恩赐的美好风光,引领人们走向更深刻的感性、享受更高深境界下的文学修养。在聆听趁月诗句的同时,让我们对自然之美、知音之情及智慧的人生得到更深度的领悟。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3122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