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歌与人生

含啖的诗句

作者:im 时间:2023年06月19日 阅读:118 评论:0

  

含啖诗句:品味历史的艺术品

含啖的诗句

  含啖,是中国文化中一种独特的饮食礼俗,也是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在中国古代,人们不仅注重饮食的滋味,更将吃饭视作修身养性的过程。因此,诗词中描绘含啖场景的句子不仅描绘了尚雅的饮食文化,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一、盛唐“含啖”

  在盛唐时期,含啖制度十分完备,管束甚严。隋唐时期,常有下对联写于食器一侧:“谨用、洁洗、有润、含哺、咀嚼。”意为饮食要谨慎,食具要清洁,菜肴要有营养,吃饭时要注意含和啖,咀嚼精神。

  唐代诗人白居易《幸夜堂饮》诗中写到:

  

  1. 小窗幽冷,苔色年年见;
  2. 披襟岂料,闲眠任风吹;
  3. 觉后更求诗句,梦中更忆口含。

  这段诗意境优美,既表现了夜晚的孤寂、幽静,又抒发出饮茶的闲适逍遥之感。同时,诗人通过“梦中更忆口含”这句话将含啖手段融入其中,使整首诗在用词和意境上更具有层次感。

  

二、唐宋时期“含啖”隐喻

  唐代高适写《别虞氏》一诗:

  

  1. 浮云结绵骑,辘轳御氛雾。
  2. 含㼑荷花过,去绦鸭头绿。
  3. 丽态惟如此,长欢莫相忘。

  “含啖”在此被运用为隐喻手段:含着荷花淡香而过,仿佛就像在品味一丝爱情,而荷花则暗喻着女主角虞姬的美丽形象。

  宋代苏轼的《浣溪沙・别董大》也是一个不错的例子:

  

  1. 千里莼羹,壶中日月半分明。
  2. 觥筹交错肝肠断,欲语还休。
  3. 只影向谁去?樽前月下,清光独照。

  在这首词中,“含”又被运用于爱情文化之中,表达了话未曾谈尽、思绪纷乱的感情,展现出唯美爱情的迷蒙之美。

  

三、明清时代“含啖”走向精致

  明清时期,饮食文化的变革逐渐达到顶峰,饮茶之风兴起,含啖手段愈发成为一道绝美的风景,如清代韩愈所写的《咏古妆毫茶圆》:

  

  1. 珍珠如雪,白玉仿银。微微凉艳娇杏酥,当嘴含舌回味。
  2. 融融盈盈柿叶裹,幽幽细细花茶捲。清秋寒夜忆山楼,月倚窗凉饮茶圆。

  这首诗描写了清代含啖的细腻情景,令人叹为观止。

  随着时间的流逝,含啖艺术品早已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不完全统计,国家形态各异、风格迥异的含食、含饮有数百种之多,这充分展现了中国人“饮食文化”的广博内涵。

  

四、结语

  含啖是中国文化中一个独特的礼仪,恰似一件文化的艺术品,而那些描绘含啖场景的诗句,则更是其中的精华之美。从盛唐到明清,从食材的变化到文艺情感的表达,含啖一直影响着饮食能够闻见、味觉、视觉等方面的陈述方式,也伴随着饮食文化中人们所追求的精神和身体境界。在今天这个追求生活品质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习传统文化中的“含啖”精神,将优雅、健康的饮食理念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共享美好品味。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32641.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