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文化传承和人类智慧的最高体现,而文化高峰上的一位诗人,在后世的印象中难以被忘怀。明末清初的谦知章,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人物,他的诗作至今仍然被后人所颂扬赞美。本文将探讨后世眼中的谦知章的诗句,以此窥探古时诗文在当代文化中的价值和地位。
谦知章的诗有“五观诗”、“六记诗”、“四时田园杂兴”、“雪堂咏怀”等,其中大部分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邃的哲思境界,常提出社会现实问题,批判封建专制。谦诗独具个性,文学创造力极为强烈。
其实,谦知章并不仅仅是一位影响深远的诗人,更是一位哲思家、书法家、画家、诗学家、音乐家、出版家和博物学家,堪称文化全才。他将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不同于他人的文化风格。
“冬夜值雨过中庭,微光淡烛照禁扃。窗前韶景有人在,玉渊潭上月华明。”
“似闻寒木叶风轻,不似薰笼带雨声。银床夜跳千万舞,芙蓉一片贴河明。”
“天涯若比邻,何事长江悲别离?水阔山遥千里路,鸿鹄双双绝顶枝。”
这三首诗分别出自谦诗集《半帘外集》和《弦歌杂录》,情景写实,景物婉约,以此吊古人而自励,均带有浓郁的南音,体现了作者的文化底蕴与艺术范式。
首篇诗“玉渊潭北园梅花”,描述的是一个寂静的夜晚,借助雨露夜光,描绘出一副雪中梅花美景,借以抒发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怀;次篇描绘的是芙蓉舞仙的样子,亦或是一个夜晚在赏状的记忆,梦境般意境,将人的感官体验写得淋漓尽致;第三首描述长江之畔难相聚离别之情,颇有些“天下大同”的思想。
“清波带半碧,轻峰入上苍。霄汉泛来照,岩空寒未凉。”
“绛外三分较旧闻,道人清说镜中身。负薪柴火身形小,底事与人无异臻。”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与前面提到的三首诗略有不同,这三首诗是谦在写古体诗时仿的唐人作品的,结构稳健自然,气势奇峭苍冷。
“清波带半碧”,此联写景意境浩淼悠远;“绛外三分较旧闻”,描述的是道士所说人间百态之美好;“日暮东风怨啼鸟”,以诗人温柔的情感和反叛的精神展现自然的感人、感天的一面。不过,这三首诗又都流露出作者的孤独心灵和对尘世的情有独钟,既有种种思考的诗性,同时也反映了一位传统文化倒在时代大潮面前的思考和追求。
谦知章的诗歌体现了我们民族文化的底蕴,也正因为他的高超才华和广博学识,他在后世影响极大。他的诗歌充满了对于生命、人类智慧的探寻,包容了两汉以来大河文明和江南文化的基本要素,写得深渊、淳朴,道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价值观念。
他的诗作不会像有些现代诗歌那样玄学、含混,谦诗对于年轻人的促进也是巨大的。在一次采访中,有位年轻的诗人这样说:“读了谦知章的诗,我感受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那种深沉自然而谦抑的东西,让我觉得很美。所以,我觉得谁能读他的诗,就应该多给自己创造看他的机会。”
谦知章是中国文化历史上不可缺少的一笔。他对于中国的文化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藏在文化深处的哲思境界。笔者希望此文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谦知章,让我们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理解、传承和弘扬我们自己的文化价值观。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34258.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3-05-25im
2025-04-18im
2024-01-24im
2025-04-18im
2023-06-16im
2024-01-17im
2024-02-25im
2023-05-25im
2025-05-02im
2023-05-25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