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歌与人生

蝉的古诗句

作者:im 时间:2023年06月20日 阅读:149 评论:0

  

蝉声骚人闻

蝉的古诗句

  蝉,是夏天里最响亮的歌者。它们在枝头一唱,便足以惊起整个林间一片飞舞。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就曾寄情蝉鸣,留下了许多优美的古诗词。这些古诗句光彩夺目,其博大精深之艺术价值更是值得我们品读。

  

1.《敕勒歌》:“雄劲峨峨气吞牛,沉虬龙德皆避之。朝饮木兰沐浴露,夕张天邑煮新麦。”

  《敕勒歌》是北朝时期的著名边塞乐曲, 描绘了大漠高原上的几百万骑兵奔腾于辽阔无垠的草原,英勇善战,并容易遭受天灾的生活。其中,“木兰”和“天邑”分别是指一种植物和一种动植物,他们与骑兵生活密不可分,而这里的“饮”和“张煮”,实则描述的就是休息时听蝉声和欣赏蝉声的情形。

  

2.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描写了景色随着时间不断改变,但生命力却长存的自然规律,但作诗人白居易把辽阔广袤的大地换成几径绿草,令作品更形热烈,表达了人们在离别时对挚友的不舍之情。而文章首句,也启示我们每年夏天一去又来的蝉声,即虽然蝉声有近一段时间的结束,但他们每年都会再度出现并再次带给我们夏天的气息。

  

3.唐·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登高壯觀天地,大風吹八方;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歸來兩岸灘。”

  《登鹳雀楼》是唐朝王之涣所作的一首名篇,这首诗是要表现人的进取精神与世界的壮阔,而借用蝉这个象征某一季节的事物,来形成全篇朗诵的基调。

  

4.唐·白居易《赋得新雨后初晴破屋见日色》:“新竹三四杆,细雨挂衣裳。隔篱呼不得,劝我尝新凉。檐头燕斜静,草色遥平坊。正值良宵美景好,纤纤此处学轻狂。”

  这首诗像片刻巧妙抓住了春雨后较为淡然的氛围,也暗喻生活在宁静一角,但仍有如常宁闲小欢的感受。而其中的“檐头燕斜静”更是有着留处蝉巢的意象,让读者思想起安静的生活形态。

  

5.唐寅《稚梦箜篌怨 十二·蝉鸣檐上》:“夏日喜迁蝇,莺时缩小雏;不觉豪华摧,烟霞隳井幽。懒听深院旧蝉声,不念松间新鹤处。”

  这首《稚梦箜篌怨 十二·蝉鸣檐上》是唐寅以琵琶演奏而成的伴奏音乐,在该曲中,蝉声是众多背景音乐之一。蝉又是刻画极为细腻绘画手法,这样诗句,全篇编曲能把当时每个小说人物的遭遇与心情涂染得丰富而毕现在景马惘人像之中。

  

结语:

  蝉的鸣声自不需要依靠聪明的语言,就足以感染人们眉颐舒展、欢喜笃定。通过这些镜子,我们可以回顾文学的传承和文化的脉络,也可以回想出自己在漫长人生道路上所获得的感受。无论是怀古咏史还是田园诗歌,古人都曾用他们的语言浸润蝉言,体现出对蝉声的赞美和仰慕,他们对蝉的重视与注目,恰好是蝉这类传统文化符号生命力的证明。

标签: 蝉声 生活 诗句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3433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