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这个简单却神奇的物品,它承载着人们对自然和生命的许多想象和赞美。在中国文化里,葫芦不但是一种有着特殊象征意义的传统艺术品,还是许多人生禅意与修行的化身。从古至今,吟咏葫芦的诗歌已经流传了亿万年,留下了许多打动人心的意境和感悟。本文就是从这些诗句入手,介绍一下葫芦的神秘和魅力。
突出丰收、繁荣
“秋来山水皆壮观,敲寒葫芦一寸心。”——苏轼
这是说到丰收之景,由于受到秋天丰收的震撼,所以葫芦的声响中带有厚重的情感。
把握变幻与永恒
“愁听阮籍颂,空怀壶影哀。”——纳兰性德
即使阮籍和他的葫芦流散在时间的长河中,但空荡荡的壶影里仍然折射着永恒的情感。
奇妙、诗意与超脱
“艳丽葫芦满枝香,千部小说几多风。”——卢照邻
以葫芦为喻,生动地描绘了小说中层出不穷的故事,以及这些故事的奇幻之美和超脱于现实的意象。
动静的对比
“我突然想要一只葫芦,摆放在阳光下,在花园的门口。”——李鹏
这句话通过“我”和葫芦在静默和运动的对比中,把美感转移给了宁静的生活状态。
流浪与归宿
“从昨晚到今晨,此流连合利的葫芦,依然寻不见自己的去路。”——张先
用葫芦作为比喻,表达了艺术家在流浪和寻找的过程中,在这个世界上寻求自我的过程。
人情味与玩味
“那颗葫芦,我曾经小心翼翼地把它种下,就像你曾在我心里播种希望。”——刘威葳
以葫芦作为情感载体,展现了对生活中人情味和美好事物的玩味和感悟。
时空变幻,原始气息
“黄金酒瓮藏古葫,一千丝拔只为余。”——李清照
这首诗运用对比手法,唱出对葫芦极致的美好感怀。掩藏在这些字眼的后面,是一个奇诡、神秘而又朴素的面孔。
化身某种象征符号
“子曰:君子居,诸侯游;葵如兰,草木叶青。”——《易·复卦》
这句话将葫芦作为标志性的传统艺术品和家居摆件之一,用“葵如兰”的比喻形式,把它与文化优雅、人民繁荣等概念相联系。
流转与永久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装葫芦。”——晏殊
葫芦,它拥有从昨日到今天的流传,也拥有从今后到永远的呼唤。这句诗像是一条捕捉流浪灵魂的长绳,而葫芦则是一道颇具人格特征的“缰绳”。
今天,葫芦已成为一种素材,被借用于电影、游戏中,也被以小道具的形式出现在舞台上。但其神秘的面纱却始终没有解除,从诗句中,我们感受到葫芦仍然充满了奇妙的感性和理性的化学反应。这样的感性和理性集于一身的葫芦,成为了人们从现实中到未来的志向。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37850.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4-03-02im
2024-01-24im
2024-03-02im
2024-03-02im
2025-01-17im
2024-02-27im
2024-03-02im
2024-03-01im
2024-02-28im
2024-02-29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