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影如斯,是一句流传甚广的诗句。它来自唐代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中的一句:“远看牛渚灯如星,白银盘里一青蛙,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这句话用几个十分朴素的景象,表达了一种深情和思念。此后经历了千年岁月,这句话依旧脍炙人口,许多诗人在自己的创作中也借用了它。
苏轼曾在一句诗中写下了“梦中寻梦少年事,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这样的诗句。这句话或许并没有使用“远影”这个确切的说法,但却已经完全通过场景来表达了同样的意境:两个一望无际的景象,相隔千里,仿佛只有层层山海,和那些被时间沉淀下来的深情。这种意境,不可避免地使人联想到“远影如斯”。
辛弃疾在自己的《浣溪沙·世情薄》里也写道“满场荒唐只长泣,良辰美景奈何天”,明显的将苦恼和眼前的境遇相比较。远影的意境在这里进一步深化,它不仅仅是“牛渚灯如星”,不仅仅是“梦中寻梦”的千里路,更是心与时空的距离。或许这种距离,让人似乎能够触摸到宏大的顶端般真实而完美。
陆游的《钱塘湖春行》也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样类似的写法。因为这句话出现在一个乘船游湖的情境中,所以,会让人想到夜泊牛渚。事实上,这两段一样可以很好地表达出远影的韵味。这种意境不是人能够轻易看到的,而只有通过时间的折射才能真正地得以呈现。这种独特的距离感,恰恰符合“远影如斯”的征兆。
许多诗人大部分情况下使用“远影如斯”时,心中都会有一份难以启齿的思念。在历史的长河中,这种思念几乎成为了永恒的主旋律。或许它来自生活中的某个遗憾,或许是因为爱情、亲情和友情的缘故。无论其原因如何,这份思念已经被许多人用诗篇来表达。我们的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不能用语言来描述,只有通过一点一线,一笔一画,在诗人的某一个静夜里,才可以字字珠玑般流淌出那些细腻的情感。
当我们读到“远影如斯”这样的句子时,总是会陷入其中不可自拔。似乎这个成语,是那么一切实体的存在、那么一成为真正的态度。虽然远影只是一个为了修辞的“虚词”,但它所表达出来的,在某些人的生命层面上却又格外的真实和实际,它串联了岁月和情感,也串联了我们与生俱来的某些倾向。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4271.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