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载着人们向往的淳朴生活,同时也极富诗意。古人将桃花视为吉祥之物,它的芬芳和独特的美妙意象成了许多诗人的作品。以下是一些古代诗句中包含桃的例子。
本诗出自唐代王之涣,写的是春天赏花的场景。其中有一句:"水深波浪阔,无使蜂虿过。" 蜂虿即指小虫子,这里用于形容桃花飘洒,风轻花繁,竟然不会有小虫子经过。
这首与“桃”并没有直接关联的宋代名曲中,却也提到了它。"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葱葱。行幸何日?人说山泉如故,我问为谁流?" 其中“岸芷汀兰”指的是端午佳节,走在江边,看见了茂密的芳草和风吹过花树间的鲜美蕾桃。这样的美景引人入胜。
这是唐代王之涣的一首名作,迎接着春天阳光明媚中恢宏气势。 其中有一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诗人把桃花的美喻作“孤云独去闲”,这种一片粉色承载着绵长历史唯美意境的美,仿佛随时都会被时间覆盖,但又总能像孤云一样,古老而不失初衷的流传。
这首南朝宋代大诗人谢灵运的诗中用了不少花卉的形象来借景抒发情感。其中就包括:“岂知晴日已先到,一朵桃花压海棠。” 可见他对于桃花和海棠都很喜爱,并善于通过具象的描述来表现情感。
唐代韩翃的《采桑子》中提到:“三岁花间始学语,四岁无言能吃桃。” 这句诗歌童心荡漾,传达着希望孩子能自然而然地成长。而桃子则代表着孩子的成长,当孩子无言时,却已吃到桃子,说明他们已经逐渐发育成长了。
李白的名作《将进酒》中也提到了桃花这个形象。"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片时已闻名。" 古代人崇拜的桃花在诗中被描述得很正面,对应着现代人越来越追求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
总之,这些古代诗句中含有桃花的元素,并非只是用于描述景色,还承载着吉祥、富丽、笑语等动情的意境,给我们带来视觉盛宴和精神享受。这些艺术形象富有魅力,永久地定格在我们的心中,成为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5609.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