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诗歌永远是最能够体现语言的美感的。而在众多的诗歌中,带有明月的诗句显得格外的美妙动人。不管是月明星稀的宁静与悠远,还是皎洁的光芒与清新,都能通过诗句传颂开来。
纳兰性德的《浣溪沙·小院深深,夜气寒》中有这样一句诗,“疏篱坐听风和竹,冷香漏永,处子秋色八分明”。或许正是因为这种通透的秋色,才使得夜晚的月亮变得格外的清新婉约。在这样一个清幽远离尘俗的小院里,月亮氤氲着恬静的光芒,将空气也照亮。
在唐代的诗歌中,屈原的作品中最为著名。其名篇《离骚》可以描述出一个气势恢宏的秋月,天高月远的感觉。“日月忽其不淹兮,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草木摇落。露华滴我衣兮,吹我谁顾,云中白鹤。 日月逝其逝兮,我孰与归?愿今为君妇,羞不可见。”
在古诗中,最为经典的情诗莫过于唐代李商隐的《锦瑟》。文章刻画了作者与同桌看月的情景,“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蜡炬传黄金,香炉续明珠。可怜今夜月,向何处、照沧溟?”这首诗不但表现出诗人对于节日月亮的美好祈愿,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友情的珍视之情。
《长恨歌》无疑是唐代秋月诗的巅峰之作。其中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这些诗句描述了宫女们在初秋的夜晚在哪里赏月祭拜天地。这首长达精致的诗文中,描绘了多种不同场景下的明月之美。艳丽的颜色,在描写宫女的羁绊和爱情的壮烈时轻盈飘逸,高远的孤独又在一个皎洁的月夜中得到了空灵与清逸。
在诗句中,明月被最后节至的一点,可以让所有的思念之情都聚焦到这个光明的化身上。唐代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样一首富有思维深度的诗歌中,明月被描绘为一面光饰湮灭背后的“金字招牌”,而诗人的思念之情也在明月的照耀下凝结成了一种普世性的心理感受。
带有明月的诗句不仅具有美感,而且也蕴含着独特的文化情怀,一直以来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情感。在读诗赏词的过程中,我们也能品味出那些句句都精练、语言简练,却意蕴深沉的明月诗句折射出的才华。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6374.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