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歌与人生

不识庐山真面目全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全诗毛笔书法)

作者:im 时间:2024年02月25日 阅读:96 评论:0

  

不识庐山真面目:苏轼的旷世诗篇

不识庐山真面目全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全诗毛笔书法)

  中国诗歌史上,苏轼的《题西林壁》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哲理,为我们展现了庐山的神秘与秀丽,也引领我们探索人生的真谛。让我们一起走近这首诗,领略其艺术之美和思想之深,用心品味诗人笔下那令人回味无穷的庐山真面目。

  

庐山雾霭:不识庐山真面目

  诗歌伊始,苏轼便用一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道出了庐山真面目的难以捉摸。这是因为他置身于庐山之中,被漫天雾霭所包围,遮挡了视线,无法看清庐山的全貌。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云雾缭绕的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对庐山真面目的探寻与向往。

  

换位观庐:跳出庐山知全貌

  苏轼并没有就此止步,他接着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并未因雾霭的遮挡而放弃,而是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和距离观察庐山,由此他发现,庐山的山形变幻万千,远观时是连绵起伏的群山,近看时是高耸入云的山峰。这正是因为诗人跳出了庐山,才能真正领略到庐山的真面目。

  

超然物我:诗心写遍山水间

  在诗的最后,苏轼写道:“会须要出得庐山,方知此味是西来。”诗人意识到想要真正了解庐山,还需要走出庐山,用超然物外的视角去看待它。只有当诗人摆脱了庐山的束缚,才能真正体会到庐山之美。这一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赞美,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感悟:只有跳出局限,才能真正看到事物的全貌。

  《题西林壁》全诗语言平易晓畅,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体现了苏轼的旷达与从容。这首诗不仅是咏景之作,更是对人生的哲思。它告诉我们要跳出局限,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去观察世界,才能领略到真正的美与真谛。

标签: 诗歌与人生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6452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