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长子受之》是一篇文言文,出自《论语·季氏》,是孔子与弟子子受之间的对话。这篇对话探讨了孝道、仁义、以及如何做人处事等问题,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教育意义。
季子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孙将伐颛臾,作为大夫,不先告于大夫,则吾子不与?”孔子曰:“告诸大夫,恐有所贼,也不告,恐有所贼,与其有所贼,不若其不告。”
季康子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和季路去见孔子,对他说:“季孙将要讨伐颛臾,作为大夫,不事先告诉其他大夫,那么您是否会参加?”孔子说:“告诉其他大夫,恐怕会有人泄露消息,不告诉他们,也恐怕会有人泄露消息。与其让消息泄露,不如不告诉他们。”
孔子在这段对话中,阐述了他在政治上采取的“不告而征”的原则。他认为,在某些情况下,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事先通知别人,以免泄露消息,造成损失。这一原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积极意义。但在今天看来,这一原则可能会被认为是违背民主原则和法治精神的。
总的来说,《与长子受之》是一篇很有思想价值和教育意义的文言文。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孔子的人格思想和政治思想,还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如何做人处事。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65114.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3-05-27im
2023-05-25im
2025-04-17im
2024-01-17im
2023-05-28im
2025-04-18im
2025-04-18im
2023-05-25im
2025-04-17im
2025-04-18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