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晋末年,陶渊明与好友顾章书信往来频繁。两人诗文唱和,诗文境界优美,富有哲理。其中,陶渊明在与顾章书中,表达了自己的闲适生活和对人生的看法。
渊明顿首,章书足下:僕顷归来,未及奉盈。虽取舍异途,终以执友之好为欢。得君手书,心甚慰悦。然卧病五年,未能造园,每恨恨如婴孺。友人共集,展洒三十余首,各语其意,欣然久之。君亦抚卷,共寻胜趣。
且有非思道所致,非修身所 naturel 者,则非远去以逃物也,未可拘以书教,束以礼法。惟安期、季鹰、阮宣之流,始得远迹而去。及玄默虚静,由理冥神,唯委心任运,而绝嗜欲之累,则不离而物化。此既降志好同,何必定局拘分,迁变以从俗耶!
叔期、孙绰,皆吾友也,昔实属心,觉则易矣,而言之不信,未之易也。易世事而从俗,始觉俗之甘,虑惑心,殊途而同归,至平子则昧然已矣。道高言远,世岂知之!
陶渊明顿首,向顾章书致意:我最近刚从外面回来,还没来得及拜见您。虽然我们彼此的生活方式不同,但我始终以您为亲密的朋友而感到高兴。收到您的手书,内心感到十分慰藉。然而,我已经卧病五年了,不能到您的园中拜访,每每深感遗憾。我与朋友们聚会时,会拿出三十多首诗歌,各自讲述其创作意图,欣然而谈许久。您也要阅读这些诗歌,共同领略其中的妙趣。
再说,如果不追求道义,不修养自身,那么即使远远地离开家乡来逃避世事,也是不行的,不能拘泥于书本教条,束缚于礼法。唯有像安期生、季鹰、阮宣那样的人,才能远离尘世而去。以及玄奥幽静,因理而冥神,只要顺应本心听任自然的运行,而断绝嗜欲的牵累,则即使不离开尘世,也能与物化合为一体。既然能够放下心志求同,何必一定固定格局拘泥于区分,改变自己去迎合世俗呢?
叔期和孙绰都是我的朋友,过去的确真心相与,但言行不一致,别人不会相信,也不容易做到。改变过去的事务而同流俗,才开始觉得世俗生活的甘美,思想迷惑了心智,殊途而同归,到了平子(陶渊明的父亲) 这一代,就变得昏昧不灵了。道义高尚,言论超脱,世人哪里会理解呢!
陶渊明在与顾章书中,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道义的追求。他认为,只有远离尘世,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快乐。这种思想在当时是十分超前的,也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陶渊明在与顾章书中,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他与顾章书虽然生活方式不同,但依然保持着深厚的友谊。这种友谊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尊重基础上的,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陶渊明在与顾章书中,还表达了对诗歌的热爱。他认为,诗歌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最好方式。他与顾章书经常诗文唱和,共同探讨诗歌的境界和意蕴。这种对诗歌的热爱,也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6512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