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临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所说:“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端午节最重要的纪念意义,在于纪念楚国伟大诗人屈原。屈原,字灵均,战国时期楚国人,芈姓,屈氏,名平。他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曾在楚国担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他忠于楚国,忧国忧民,曾竭力主张联齐抗秦,却遭到了楚怀王的疏远和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楚国京都郢都,屈原悲愤交加,于五月五日自沉于汨罗江。
屈原在《离骚》中写道:“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抒发了对楚国的前途和命运的担忧,表现了他矢志不渝的忠君爱国思想。
屈原在《九歌》中写道:“湘君兮君不行兮,夷犹却曲兮。君归兮君归兮,不得辰兮。”他表达了对楚王昏庸无能的不满和愤懑。
屈原在《天问》中写道:“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他提出了对宇宙起源、自然现象等一系列问题,表现了他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唐代大诗人李白也是一位端午节的忠实爱好者。他曾经写过一首《端午日晦食棕子酒家》的诗,诗中写道:“五月五日午,赠我蒲搔囊。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艾符驱蛊毒。朱门共开尊罍欢,对以白发长相忆。”
李白在《端午日晦食粽子酒家》中写道:“雄黄酒,人共宜,千金不敢辞。雄黄如有意,乞与爱妻儿。”他表达了对端午节习俗的喜爱和对家人的关怀。
李白在《赠汪伦》中写道:“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他表达了对汪伦的深厚友谊和对桃花潭的眷恋。
李白在《将进酒》中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他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屈原和李白都是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他们在端午节留下了传世佳作,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65746.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4-02-25im
2025-04-18im
2025-04-18im
2024-03-03im
2023-10-07im
2023-06-23im
2025-04-18im
2023-06-19im
2025-04-18im
2025-04-17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