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楔子

在灿烂的中国诗词长河中,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下问童子》,它出自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之手。这首诗通过童稚无邪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现实的关切,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 正文
① 岁月匆匆,时光荏苒,回首陆游的一生,他饱经沧桑,历经磨难。宋金对峙的严峻形势,南宋朝廷的昏庸腐败,都让他心忧如焚、忧心忡忡。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下问童子》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深切忧虑。
② 诗歌一开头,陆游就写道:“童子何知?红颜华发。”这两句诗,以童子的无知反衬出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童子天真烂漫,不知红颜终将老去,华发终将满头。而诗人却早已步入暮年,鬓发斑白,不禁感叹时光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③ 诗歌的第二联,写道:“老夫已矣!虚度此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虚度光阴的悔恨。诗人年事已高,却一事无成,空有一腔报国之志却无法施展。想到自己一生碌碌无为,虚度了大好时光,诗人不免感到心灰意冷,悲从中来。
④ 诗歌的第三联,写道:“问我归计?如何是好?”这两句诗,流露出诗人对归隐田园的渴望和对仕途的厌倦。诗人仕途坎坷,饱受排挤和打击,早已对仕途心灰意冷。他想归隐田园,过一种闲云野鹤的自由生活,远离官场的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
⑤ 诗歌的第四联,写道:“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与童子的对话,也表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触。诗人与童子相遇,却互不相识。这说明时间过去了很久,沧海桑田,人事全非。诗人不禁感慨世事变迁之快,人生无常之叹。
3. 结语
《下问童子》这首诗,通过童稚无邪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现实的关切,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诗歌语言朴实无华,却意蕴深远,耐人寻味。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66608.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31im
2025-10-31im
2025-10-31im
2025-10-31im
2025-10-31im
2025-10-31im
2025-10-31im
2025-10-31im
2025-10-31im
2025-10-31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