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经注疏(十三经注疏名词解释)

作者:im 时间:2024年02月27日 阅读:67 评论:0

  

十三经注疏名词解释里包含的注解类型和内容介绍

十三经注疏(十三经注疏名词解释)

  十三经注疏是中国古代经典著作的集大成者,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名词解释,这些名词解释对理解十三经的原文和义理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十三经注疏名词解释的注解类型

  十三经注疏名词解释的注解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音注:对字词的读音进行注释,使读者能够正确读出字词的发音。例如,“论语·学而”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句中的“朋”,注音为“péng”。

      

  2.   

  3. 训诂:对字词的含义进行注释,使读者能够理解字词的意义。例如,“孟子·梁惠王上”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主轻之”一句中的“民”,训诂为“百姓”。
  4.   

  5. 义疏:对字句的意义进行注释,使读者能够理解字句的含义。例如,“诗经·小雅·鹿鸣”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一句中的“鹿鸣”,义疏为“鹿叫声”。
  6.   

  7. 典故:对字句中所涉及的典故进行注释,使读者能够理解典故的出处和含义。例如,“左传·昭公三年”中“晋侯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晚矣乎?’”一句中的“师旷”,典故为“春秋时期晋国著名的音乐家”。
  8.   

  

十三经注疏名词解释的注解内容

  十三经注疏名词解释的注解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字词的读音:对字词的读音进行注释,使读者能够正确读出字词的发音。例如,“论语·学而”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句中的“朋”,注音为“péng”。
  2.   

  3. 字词的含义:对字词的含义进行注释,使读者能够理解字词的意义。例如,“孟子·梁惠王上”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主轻之”一句中的“民”,训诂为“百姓”。
  4.   

  5. 字句的意义:对字句的意义进行注释,使读者能够理解字句的含义。例如,“诗经·小雅·鹿鸣”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一句中的“鹿鸣”,义疏为“鹿叫声”。
  6.   

  7. 典故的出处和含义:对字句中所涉及的典故进行注释,使读者能够理解典故的出处和含义。例如,“左传·昭公三年”中“晋侯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晚矣乎?’”一句中的“师旷”,典故为“春秋时期晋国著名的音乐家”。
  8.   

  

十三经注疏名词解释的价值

  十三经注疏名词解释对理解十三经的原文和义理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通过对十三经注疏名词解释的学习,读者可以正确理解字词的读音和含义,掌握字句的意义,了解典故的出处和含义,从而对十三经的原文和义理有更深入的理解。

标签: 当代小说艺术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66852.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