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哪首词?

作者:im 时间:2024年02月27日 阅读:125 评论:0

   1. 前言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哪首词?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在密州中秋赏月时所作。词中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 词牌名和作者介绍

  《水调歌头》是宋词中常见的词牌名,共两首,唐教坊曲名。双调六十一字,前后阕各三仄韵,上下阕各四叠句,第三句四字,其余句皆七字。

  苏轼(1037年~1101年1月11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诗人、词人、书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3. 背景介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创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中秋。这一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黄州期间,苏轼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其中包括《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 词句赏析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王孙公子各欣然。

  欢呼笑语饮仙霞,

  渭城朝雨浥轻尘。

  起句“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色。桂子飘香,荷花盛开,美不胜收。第二句“王孙公子各欣然”写出了人们在中秋之夜赏月的欢乐景象。人们欢聚一堂,饮酒作乐,共度佳节。第三句“欢呼笑语饮仙霞”进一步渲染了赏月的欢乐气氛。人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好不快活。第四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写出了中秋之夜的凉爽宜人。早晨的雨滴打在轻尘上,令人神清气爽。

   5. 主题思想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主题思想是中秋之夜,月圆人团圆。词中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词的开头两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点出了中秋节的主题,也表达了作者对明月的美好向往。

   6. 后世影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宋词中的经典之作。这首词流传甚广,被后世许多文人墨客所传诵。清末民初的著名诗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这首词说:“此词为千古绝唱,可谓无一字无来历。”

   7. 结语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宋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词中“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一句,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色,成为千古名句

标签: 当代文学艺术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66929.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