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间传说

人们常说逝者已矣,这句俗语来自《俟河之清》

作者:im 时间:2024年02月27日 阅读:85 评论:0

   一、何为俟河之清

人们常说逝者已矣,这句俗语来自《俟河之清》

  1. 什么是俟河之清

  俟河之清并非讲河水清澈,而是用“河水清澈”的时间来借喻绝不存在的事情。

  2. 成语“俟河之清”的出处

  《诗经·大雅·大明》中有这样的诗句,“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后人便将此演化为成语“俟河之清”。其中,“俟”,意思就是等待;“河”,指的是黄河;“清”,意为澄清、干净。

  3. 俟河之清为何无望

  黄河水因携带有大量沙子和泥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所以河水一直都是浑浊不清的。“河清”永远无法实现,是子虚乌有的事,因此“俟河之清”也成为了不可能的事情。

   二、俟河之清的故事

  1. 楚庄王为清河而立

  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楚庄王率兵与晋国发生战争,但是楚国军队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因此楚庄王在战前动员士兵说,只要有能够让黄河清澈的能人,楚国就一定胜利。此话一出,军心大振,无不摩拳擦掌。

  2. 孙叔敖巧对楚庄王

  楚庄王说完此话后,心里也明白“河清”之事绝无可能,但军令已下无法收回。不想第二天,便有大臣上报说有能人来到楚军大帐,说自己有让黄河水清澈的方法。楚庄王一听大喜,连忙召见此人。来者便是孙叔敖,他“河清”之法,就是劝楚庄王赏罚分明,让国政变得清明,如此一来,河水才有可能变清。

  3. 俟河之清的启示

  自孙叔敖劝谏楚庄王后,人们开始将“俟河之清”用来比喻去做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也用它来说难以得到或无法挽回的事。

   三、有关俟河之清的其他故事

  1. 晋文公假装等黄河清

  晋文公为了发展经济实力,增强军事力量,有一次装作要等待黄河清澈,以召集国内能士,并借此选任贤能、训练军队,最后使晋国变得异常强大。

  2. 孙权想为周瑜讨回公道

  据说周瑜临终前,后悔没有在赤壁之战中听从孙权的建议,反而听信了诸葛亮的计策,导致自己错失都督之位。因此,周瑜希望诸葛亮死后,孙权能够为他报仇,主持公道。孙权当时说,必定等“黄河清”之时,会了却此仇。

   四、俟河之清的总结

  “俟河之清”一语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能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寄希望于一些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上。

标签: 民间传说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67676.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