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舟已过万重山,归帆正入洛阳津

作者:im 时间:2024年02月28日 阅读:92 评论:0

   前言

千舟已过万重山,归帆正入洛阳津

  千舟已过万重山,归帆正入洛阳津。这句耳熟能详的诗句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洛阳亲友如相问》。诗人借洛阳之景,表达了自己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首诗,品味诗中蕴含的情感。

   诗句解析

  1. 千舟已过万重山

  “千舟”一词,给人以壮观的景象,仿佛有无数的船只正在航行。加上数字的修饰,“千”字,又为画面增添了更多的诗意。

  “万重山”,形容十分遥远。用“万重山”来说明航行的距离,意味着船只经过了漫长曲折的旅程

  两句合起来,“千舟已过万重山”意味着船只已经跨越了重重险阻,到达了目的地——洛阳。“千舟”的壮观,暗示了到达洛阳的船只数量之多,而“万重山”的遥远,则凸显了船只的坚韧。

  2. 归帆正入洛阳津

  “归帆”,指正归来的船只,而“正入洛阳津”则形象地说明了船只到达了目的地。值得注意的是,诗人没有使用“至”或“到”这样简单直接的词语,而是用了“入”字,不仅更加生动形象,而且蕴含了诗人对即将归乡的喜悦之情。

  “正”字的使用,则强调了船只正在进入洛阳津,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紧迫性和归乡的迫切性。

   全诗赏析

  全诗仅六个字,却展现了一幅壮观的景象:千舟并行,穿过万重山脉,进入洛阳港口。诗人巧妙地使用了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将船只的航程比作穿越重重险阻的旅程,将洛阳津比喻为归乡的目的地。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亲朋好友的怀念之情。

  这首诗不仅描写了具体的景象,也传达了强烈的感情。从“千舟”到“归帆”,从“万重山”到“洛阳津”,都表达了诗人对亲朋好友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

   结语

  《洛阳亲友如相问》这首诗,感情真挚,语言朴实无华,意境幽远,堪称一首佳作。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不仅是诗人个人的情感,也是千古以来人们共同的情感。诗人以诗歌的形式,将这种情感传达给读者,也让读者从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品味人生的真谛。

标签: 当代小说艺术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68316.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