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歌与人生

因粽情牵:端午诗章中的节味人情

作者:im 时间:2024年02月28日 阅读:50 评论:0

  一、诗赋传情,粽香飘情意

因粽情牵:端午诗章中的节味人情

  1. 《端午日作》

  唐代诗人杜甫端午节抒怀的诗作《端午日作》中,以清新的诗风和隽永的意境,吟诵出端午节独有的风俗民情和情意悠然。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1)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端午节的时令特征,端午节恰逢夏季,时光清亮,昼夜渐长。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2)

  第三句点明端午节的由来,相传是为纪念屈原而设。

  >堪笑楚江空渺水,不能洗得直臣冤。(3)

  第四句借屈原的故事抒发诗人对屈原的景仰和对奸佞当道的愤慨。

  2.《五月五日端午节》

  是唐代诗人王建咏五月端午的乐府诗。全诗轻松活泼,描绘了端午节期间的热闹景象和人们的欢乐气氛。

  >五月五日午,赠我菖蒲与长命缕。(4)

  首联写端午节这一天,朋友赠送自己菖蒲和长命缕,表达了对自己的祝福和关怀。

  >一似儿童分墙壁,人到老来无此乐。(5)

  颔联诗人以孩童分墙壁的游戏来比喻端午节的欢乐气氛,即使年老的人也难免被这种气氛感染,感受到节日的乐趣。

  >绿粽包香艾,黄酒泛杨梅。(6)

  颈联是描绘端午节的节日美食,粽子用香艾叶包裹着,散发出浓郁的香气;黄酒中泛着杨梅,杨梅的酸甜和黄酒的香醇交织在一起,令人陶醉。

  >家家踏五毒,身披艾叶符。(7)

  尾联写人们在端午节期间的习俗,家家户户都在门前踩踏五毒,身上都佩戴着艾叶符,起到驱邪避灾的作用。

  二、借诗寄情,粽香传递节味人情

  1. 《端午帖子》

  清代诗人金农《端午帖子》借题发挥,借端午节的节日氛围来表达诗人的真挚情谊。

  >诗成初寄汝,正值午时端。(8)

  首联诗人将诗交给友人,正是端午佳节中午时分,端午佳节正当时。

  >闭门清暇地,开卷兴悠然。(9)

  颔联写两人闭门清谈,悠然自得的情境。

  >时应香艾艾,日正午团团。(10)

  颈联是描写端午节的节日景象,香艾叶散发着清香,太阳正对着大地,展现出一派祥和的气氛。

  >屈原放逐地,共庆此芳筵。(11)

  尾联想到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大家一起庆贺这个节日,充满着欢庆和喜乐。

  2.《端午日》

  现代诗人艾青《端午日》中,借用端午节的机会,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母亲的感激。

  >应该记得,在你出生的故乡,那条河流叫作屈原。(12)

  首联诗人以深情的笔调,唤醒母亲对家乡的记忆,那条河流叫屈原,与屈原有不解之缘。

  >五月,晴朗的,是屈原的节日。(13)

  颔联诗人指出五月是屈原的节日,这是一个晴朗的节日,象征着屈原精神的光辉。

  >母亲,你是在屈原的节日里出生的。(14)

  颈联诗人揭示母亲出生在端午节,她与屈原有亲密的关系。

  >你应该感到自豪,这日子,你虚岁八十六。(15)

  尾联诗人鼓励母亲感到自豪,因为她在屈原的节日里出生,今年虚岁八十六,很值得庆贺。

  三、诗词传承,粽香赋予节日文化内涵

  1. 《五月五日端午节》

  宋代诗人苏轼的《五月五日端午节》是一首咏五月五日端午节的诗作,展现了节日里人们的欢乐气氛和诗人对屈原的景仰。

  >重午佳节,又端阳,战国骚人屈子殇。(16)

  首联写端午佳节到来,想起战国时代的骚人屈原逝世,让人感到悲伤。

  >孟夏龙舟竞渡忙,楚江鼓声震画堂。(17)

  颔联描绘端午节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楚江上鼓声震天,响彻画堂。

  >虹梁高挂彩旗扬,家家艾叶裹粽忙。(18)

  颈联写家家户户用艾叶包裹粽子,红色的彩旗高高飘扬,营造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屈子冤魂逐水流,五月诗篇到心伤。(19)

  尾联诗人用屈子的冤魂逐水流和五月诗篇到心伤这两句来表达对屈原的哀思,指出端午节的内涵不仅仅在于节日本身,更在于对屈原的纪念。

  2.《端午日示友》

  明代诗人徐渭《端午日示友》中,借用端午节的机会,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问候。

  >五月五日午,赠我灵均草。(20)

  首联诗人端午节这天收到友人的问候,友人赠送灵均草,表达了对诗人的关心。

  >他年吊屈原,此草亦堪招。(21)

  颔联诗人指出,明年祭奠屈原的时候,此草也可以用来招魂,表达对屈原的崇敬。

  >席铺苍艾叶,酒泛菖蒲汁。(22)

  颈联描绘端午节的节日习俗,席子上铺满苍艾叶,酒中泛着菖蒲汁,展现了端午节特有的节日氛围。

  >兴来诗一杯,醉卧午窗高。(23)

  尾联诗人兴致高昂,饮下一杯诗酒,醉卧在午窗之高,象征着端午节的欢乐和诗人的闲适。

标签: 诗歌与人生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68561.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