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歌与人生

夏竦(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

作者:im 时间:2024年02月28日 阅读:73 评论:0

  

夏竦,傲骨铮铮的御史中丞

夏竦(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

  夏竦,北宋名臣,字子美,绛州闻喜(今山西运城夏县)人。他一生正直不阿,敢于直言进谏,被誉为“铁面御史”。

  

夏竦的生平

  夏竦于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后历任监察御史、右司谏、左司谏、御史中丞等职。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夏竦因弹劾宰相寇准而被贬为集贤院学士。后又历任刑部侍郎、工部侍郎、枢密副使等职。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夏竦再次被贬为集贤院学士。庆历五年(1045年),夏竦被复职,任枢密使。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夏竦卒,赠司空。

  

夏竦的性格

  夏竦性格耿直,不畏权贵。他敢于直言进谏,不畏得罪权贵。在任监察御史期间,他弹劾了多位贪污腐败的官员,其中包括宰相寇准。夏竦的正直不阿使他受到了宋仁宗的赏识,但他同时也遭到了权贵的嫉恨。夏竦一生两次被贬,都是因为得罪了权贵。

  

夏竦的政绩

  夏竦是一位很有政绩的官员。他在任御史中丞期间,整顿吏治,打击贪污腐败,使北宋的政治清明了很多。夏竦还曾主持修建了庆历历法,对中国的天文学发展做出了贡献。夏竦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为北宋的繁荣昌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夏竦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官员。他正直不阿,敢于直言进谏,为北宋的政治清明做出了贡献。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为北宋的繁荣昌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

  苏轼在《东坡居士诗集》有诗云:“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这句诗是对北宋两位名臣夏竦和韩琦的评价。夏竦和韩琦都是宋仁宗朝的重臣,他们都为北宋的繁荣昌盛做出了贡献。然而,苏轼却认为夏竦和韩琦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苏轼眼中的夏竦

  苏轼对夏竦的评价并不高。他在《东坡志林》中写道:“夏竦,字子美,闻喜人。进士及第,累官至枢密使。竦性刚介,敢于直言,故得罪权贵,数遭贬谪。然竦才非智,识非远,虽忠勤自矢,卒无补于国。”苏轼认为夏竦虽然刚直不阿,敢于直言,但却才能平庸,见识短浅,对国家并没有什么贡献。

  

苏轼眼中的韩琦

  苏轼对韩琦的评价也并不高。他在《东坡居士诗集》中写道:“韩琦,字稚圭,相州人。进士及第,历任枢密使、参知政事、宰相等职。琦性宽厚,善于用人,故深得仁宗赏识。然琦才非超拔,识非渊博,虽位极人臣,却无建树。”苏轼认为韩琦虽然为人宽厚,善于用人,但才能平庸,见识浅薄,并没有什么建树。

  

苏轼的评价是否公允?

  苏轼对夏竦和韩琦的评价是否公允,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有些人认为苏轼的评价是公允的,夏竦和韩琦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另一些人则认为苏轼的评价过于苛刻,夏竦和韩琦都是有功之臣,苏轼不应该贬低他们。无论如何,苏轼的评价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让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夏竦和韩琦。

  夏竦和韩琦都是北宋的名臣,他们都为北宋的繁荣昌盛做出了贡献。然而,苏轼却认为夏竦和韩琦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苏轼对夏竦和韩琦的评价是否公允,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无论如何,苏轼的评价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让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夏竦和韩琦。

标签: 诗歌与人生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68618.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