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细数苏轼诗词中的细腻情感

作者:im 时间:2024年02月28日 阅读:55 评论:0

   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标题】 细数苏轼诗词中的细腻情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是苏轼于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中秋节时在密州所作的一首词。该词以中秋节的月夜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怀念。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知不觉,又是一年中秋。中秋之夜,苏轼登上密州城头,望着明月。他思乡心切,慨叹自己漂泊在外,不能与亲人团圆。

  但苏轼并没有因此而沉溺于悲伤之中。他很快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开始欣赏起眼前的明月。明月当空,星光灿烂,美不胜收。苏轼借此抒发了自己豁达的人生态度,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

   2. 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是苏轼于公元1082年(元丰五年)在湖北黄冈赤壁所作的一首词。该词以三国时期周瑜火烧赤壁之战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历史和社会的感慨。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站在赤壁之上,望着眼前滚滚长江,不禁感慨万千。他想起历史上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想起他们曾经在这里挥斥方遒,建功立业。然而,如今他们都已化作尘土,只有长江依然奔流不息。

  苏轼借此感慨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他在词中写道:“一樽还酹江月”,表达了对人生的豁达和对生命的热爱。

   3.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是苏轼于公元1097年(绍圣四年)在惠州所作的一首词。该词以苏轼在惠州的经历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世事的感慨。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在惠州时,经常独自一人在山林中漫步。他喜欢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从中获得心灵的慰藉。

  在词中,苏轼劝人不要害怕风吹雨打,不要被世间的纷纷扰扰所迷惑。他认为,只要我们保持一颗豁达的心,就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从容和淡定。

   4.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是苏轼于公元1093年(元符六年)在杭州所作的一首词。该词以苏轼梦见去世多年的妻子王弗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妻子的思念和对往事的回忆。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自王弗去世后,一直思念着她。虽然他已经十年没有见到她了,但她却始终活在他的心里。

  在词中,苏轼回忆了与王弗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他写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表达了对妻子的深切思念。

标签: 当代小说艺术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68657.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