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共婵娟出自哪首古诗?解析苏轼中秋写诗的故事

作者:im 时间:2024年02月29日 阅读:94 评论:0

  前言:

千里共婵娟出自哪首古诗?解析苏轼中秋写诗的故事

  中秋佳节,明月当空,人们往往会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写于公元1076年,时任密州太守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中秋夜,苏轼与友人赏月,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词。

  正文:

  1、千里共婵娟的出处: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该词共四句四十八字,上阙主要写了作者对月光的向往之情,下阙主要写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中间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这首词的灵魂,寄托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2、苏轼中秋写诗的故事

  苏轼在黄州时,中秋之夜与友人赏月,有感于明月的美好,写下了这首词。词中,苏轼对月亮进行了细腻的描写,把月亮比喻成“冰轮”、“玉钩”、“金波”,将月亮的清辉与秋夜的静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3、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千里共婵娟”是苏轼词中的名句,意思是说虽然身处千里之外,但都可以一起赏月,寄托了苏轼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这句词也表达了苏轼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希望天下太平,人们和睦相处。

  4、千里共婵娟的流传: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最著名的词作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这首词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中秋节的必备诗词。

  结语:

  “千里共婵娟”是苏轼词中的名句,寄托了苏轼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苏轼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这首词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中秋节的必备诗词。

标签: 当代小说艺术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6973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