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秋佳节,明月当空,人们往往会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写于公元1076年,时任密州太守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中秋之夜,苏轼与友人赏月,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词。
正文:
1、千里共婵娟的出处: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该词共四句四十八字,上阙主要写了作者对月光的向往之情,下阙主要写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中间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这首词的灵魂,寄托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2、苏轼中秋写诗的故事:
苏轼在黄州时,中秋之夜与友人赏月,有感于明月的美好,写下了这首词。词中,苏轼对月亮进行了细腻的描写,把月亮比喻成“冰轮”、“玉钩”、“金波”,将月亮的清辉与秋夜的静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3、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千里共婵娟”是苏轼词中的名句,意思是说虽然身处千里之外,但都可以一起赏月,寄托了苏轼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这句词也表达了苏轼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希望天下太平,人们和睦相处。
4、千里共婵娟的流传: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最著名的词作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这首词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中秋节的必备诗词。
结语:
“千里共婵娟”是苏轼词中的名句,寄托了苏轼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苏轼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这首词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中秋节的必备诗词。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6973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4-02-11im
2025-05-05im
2024-02-10im
2024-02-26im
2025-05-04im
2024-01-24im
2024-01-24im
2024-01-19im
2025-05-04im
2024-02-28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